66保護佛羅里達州大沼澤國家公園
67佛羅里達 葡萄柚
68佛羅里達州迪士尼
69 x
70佛羅里達
71佛羅里達州
72百慕達三角洲
73佛羅里達大學~*
74佛羅里達-大沼澤公園
75佛羅里達州 迪士尼
烏魯魯國家公園-烏魯汝(艾爾絲岩)
檢視較大的地圖
位於澳洲北領地,為現今最大的獨立岩石(長3.6公里,寬2公里,周長約為9.4公里,高出周圍平地約384米)會隨著太陽照射角度的不同而變色
烏魯汝(Uluru),過去稱為艾爾斯岩(Ayers Rock),現恢復澳洲原住民語稱烏魯汝
烏魯汝位在愛麗絲泉市西南470多公里處,在烏魯魯國家公園內。當地的原住民族阿男姑人很尊崇此巨石。烏魯汝具有許多水泉、岩洞以及史前繪畫。
烏魯汝(Uluru),過去稱為艾爾斯岩(Ayers Rock),現恢復澳洲原住民語稱烏魯汝
烏魯汝位在愛麗絲泉市西南470多公里處,在烏魯魯國家公園內。當地的原住民族阿男姑人很尊崇此巨石。烏魯汝具有許多水泉、岩洞以及史前繪畫。
圖文資料取自
維基百科
洛杉磯-古蹟
1.阿維拉泥磚屋
年份:1818
樓層:1樓
用途:博物館(原住家)
簡介:位於歐維拉街內的阿維拉泥磚屋,是洛杉磯歷史最悠久的房舍,完全由泥磚建構成,這個低矮的平房建於1818年,不僅是洛杉磯現存最古老的房子,更充分展現了1840年代,加州的西班牙式生活方式。阿維拉泥磚屋原本是阿維拉夫婦與三個小孩居住的房子,在當時算是相當富裕的家庭,從屋內的隔間和種種傢具即可從中窺得端倪,不只有主人房、兒童房、起居室、辦公室、會客室、廚房等,其內的擺設佈置,就當時社會而言,相當豪華。阿維拉主臥房充分展現當時趨勢:有中國式的桌布、英國式洗臉檯與17世紀義大利五斗櫃。
開放時間:星期二至星期六,上午10點至下午3點
地址:洛杉磯歐維拉街內
2.舊消防第一大隊
年份:1884
樓層:4樓
用途:博物館(原消防局)
簡介:19世紀中以前,洛杉磯還沒有任何消防隊和消防系統之前,一旦發生火災,人們只能用最古老的方式,也就是用有限的水來滅火,1869年洛杉磯市民決議在最常發生火災的東邊成立消防義勇隊,並與水供應公司簽訂協議,供應足夠量的水以供滅火之用。1884至1897年間,這裡是洛杉磯消防第一大隊,第一個消防車還是用馬拉的消防馬車,現在存放於消防隊的遺址。之後陸續改為酒店、公寓和商店,1960年重新整修後,目前是專門保存19世紀消防器材與用具的博物館。博物館內有許多照片與古老器材,親切的解說人員對洛杉磯消防歷史也是如數家珍,包括當初如何運用燃煤蒸汽取得消防用水,以及由38人組成的38消防義勇隊等。
開放時間:上午10點至下午3點,每週二至週六開放
地址:El Pueblo de Los Angeles SHP, 501 N Los Angeles St, Los Angeles
取自:
百慕達三角洲
在美國東岸的大西洋中,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尖端,再加西印度群島的東端所連成的三 角形海域,名叫"百慕達三角洲",百慕達三角洲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區域,它在近百年以來所發生的失蹤和意外事件多得可怕,在這裏的失蹤和死亡的人數經有1200多人。
以下是部份著名的百慕達三角洲的失蹤及怪事個案
1918年3月4日,美國海軍的"獨眼龍號"軍艦,載著一萬多噸的礦石,及309名船員,其中有28名是航海經驗資深的船長,他們經過百慕達三角洲海域時,全部失蹤.軍方的搜尋結 果指出,在失蹤的海域完全發現不到任何屍體及漂流物.那船就像去了另一時空般。
1925年4月18日,日本的遠洋貨輪"來福丸",載著小麥往百慕達三角洲海域時,無線電發出求救訊號,但呼救還未完,整艘貨輪經失蹤。
1932年4月,一艘英國的大型帆船"伊姆比利克號"發現漂浮在海面上,船上就如百慕達 三角洲的最早記錄那艘船般,一切物品都完好,而且那船還有剛漆好的油漆,可惜船上的所有人都失蹤。
1945年12月5日,那天天氣晴朗,美國海軍出動五架海軍戰鬥巡邏機"復仇者"號魚雷攻擊機,從佛羅里達州起飛,經過一個小時二十分鐘後,當機群進入百慕達三角洲海域時,基地的無線電傳出求救訊號:[看不見了...... 方向不明,無法測知方位....... 我們身在何處..... 我有天旋地轉的感覺....... 四周都是一片空白...... 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情況很糟,失去方向了,連海也不見了......... ]之後五架飛機音訊全無,第二天,基地派出多架飛機及艦船進行大規模的海上搜索,可惜不但找不到五架失蹤飛機,就連其中一架來搜索的飛機也神秘地失蹤......不過在46年後的1991年5月8日,美國的一批海底探險家在大西洋海底發現了以上門五架失蹤飛機。
飛機和船隻經過這裏時都要非常小心,因為無時無刻都可能發生不可思議的恐佈事件。 據說,舫海家哥倫布是第一個到達百慕達三角洲的人,他和他的同伴經過這裏時,曾看 見有一個火球奇怪地從天上墜入百慕達三角洲的海裏,那火球還使哥倫布的羅盤失靈, 而當哥倫布第四次經過百幕達三角洲時,他們遇上奇怪的風暴,還八、九天都看不見太 陽和星星。
百慕達三角洲的最早的失蹤記錄
最早期有關百慕達三角洲的怪事記錄是發生於1840年,當時一艘性能頗為優秀和載 滿香水、酒類及其他珍貴物品的法國船隻"羅莎里",在法國出發航向古巴數星期後, 被英國海軍發現它於百慕達三角海域內,船上一切物品都如出發前一樣完好,可惜船 上的所有人都失蹤!以下是部份著名的百慕達三角洲的失蹤及怪事個案
1918年3月4日,美國海軍的"獨眼龍號"軍艦,載著一萬多噸的礦石,及309名船員,其中有28名是航海經驗資深的船長,他們經過百慕達三角洲海域時,全部失蹤.軍方的搜尋結 果指出,在失蹤的海域完全發現不到任何屍體及漂流物.那船就像去了另一時空般。
1925年4月18日,日本的遠洋貨輪"來福丸",載著小麥往百慕達三角洲海域時,無線電發出求救訊號,但呼救還未完,整艘貨輪經失蹤。
1932年4月,一艘英國的大型帆船"伊姆比利克號"發現漂浮在海面上,船上就如百慕達 三角洲的最早記錄那艘船般,一切物品都完好,而且那船還有剛漆好的油漆,可惜船上的所有人都失蹤。
1945年12月5日,那天天氣晴朗,美國海軍出動五架海軍戰鬥巡邏機"復仇者"號魚雷攻擊機,從佛羅里達州起飛,經過一個小時二十分鐘後,當機群進入百慕達三角洲海域時,基地的無線電傳出求救訊號:[看不見了...... 方向不明,無法測知方位....... 我們身在何處..... 我有天旋地轉的感覺....... 四周都是一片空白...... 我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情況很糟,失去方向了,連海也不見了......... ]之後五架飛機音訊全無,第二天,基地派出多架飛機及艦船進行大規模的海上搜索,可惜不但找不到五架失蹤飛機,就連其中一架來搜索的飛機也神秘地失蹤......不過在46年後的1991年5月8日,美國的一批海底探險家在大西洋海底發現了以上門五架失蹤飛機。
1948年1月29日,英國航空公司一架載客21人的英航四引擎飛機"愛麗兒明星",在飛往百慕達的途中與控制塔失去聯絡,連雷達幕上也失蹤,而"愛麗兒明星"也失蹤!
1960年,那天天氣晴朗,五架戰機在進行昇空作例行訓練飛行,在距離海岸約800公尺左右的上空,五架戰機飛入雲堆當中,戰機從雲堆出來後,只餘下四架戰機,連控制塔上的 雷達幕在找不到此失蹤戰機,而搜索隊在海上也找不到任何飛機的殘骸。
1963年 4月11日,一架的波音707,在飛往紐約途中經過百慕達三角海域,當時起飛後約20分鐘,高度31000英呎,副駕駛員發現飛機底下的海面發生異狀,海水突然升起好像一朵大椰菜花的樣子,他立刻通知正駕駛和機械師,據他們估計,上升的海水直徑約有半哩到一哩,高度約為直徑的一半,不久後上升的水面便逐漸下降。(又是甲烷作怪嗎?)
1964年11月,一架邁阿密陽光航空公司的小包機,在晚上九時半飛過安德羅島,當時高度約8000英呎,駕駛員威克力發現機翼發出淡淡的一層光,那一層光在五分鐘內變得越來越光亮,而且連儀表板及窗外的星光也看不清楚,羅盤還不停地旋轉起來,油量指針也由半滿跳 到全滿,自動駕駛系統也出了問題,於是駕駛員威克力改為人手駕駛,不久,全架飛機竟然自 己發出的藍色光,不過五分鐘後,藍色光終於消失,一切恢復正常。
1966年,航海人唐‧亨利,他駕駛著一艘拖著空貨船的船.突然出現一陣嘈雜聲,他發現船上的羅盤不停順著時針方向旋轉,而且海水正從四面八方湧來,連地平線也看不見海、天,地平線全部混成一團,所以分不清身在何處,在運轉的發電機也連少許電力也沒有,拖著貨船 的纜繩另一端消失在一片濃霧之中。然後一些強大的力量拉扯著亨利的拖船,亨利好不容易從雲霧中逃離,那條拖繩的盡頭埋入了一團濃霧之中,而周圍的海域卻了非常晴朗,亨利在危機中和他的船從霧裡逃出來,而且還好像有另一股力量想搶他那艘船.當時亨利發現海面呈現乳白色,這個情況是百慕達三角洲的特有現象,人稱為白泡。
某年,百慕達三角洲一艘遊艇中,遊艇女船主的年輕畫像,在十五天內慢慢地變成一個沒有 牙齒及滿面皺紋的老太婆,女船主發現後立即瘋了,送了去醫院。
1973年3月,一艘摩托快艇載著32人,當他們進入了百慕達三角洲後,忽然,快艇便沉下海裏,32人無一生還。
1986年9月,美國佛羅里達州一個45歲漁民,因遇到風暴而在百慕達海域漂流了兩個星期後才獲救,但他在獲救一個星期後,變的樣子得越來越年輕,像20多歲般!
1989年,一艘在百慕達三角洲失蹤經8年的英國游艇"海風號",從原來失蹤的水域出現,船上的6個人都還存,但他們對於經過了8年全無記憶,他們在失蹤8年至8年後感覺只是一瞬間!現時那6個人正接受催眠調查。
1960年,那天天氣晴朗,五架戰機在進行昇空作例行訓練飛行,在距離海岸約800公尺左右的上空,五架戰機飛入雲堆當中,戰機從雲堆出來後,只餘下四架戰機,連控制塔上的 雷達幕在找不到此失蹤戰機,而搜索隊在海上也找不到任何飛機的殘骸。
1963年 4月11日,一架的波音707,在飛往紐約途中經過百慕達三角海域,當時起飛後約20分鐘,高度31000英呎,副駕駛員發現飛機底下的海面發生異狀,海水突然升起好像一朵大椰菜花的樣子,他立刻通知正駕駛和機械師,據他們估計,上升的海水直徑約有半哩到一哩,高度約為直徑的一半,不久後上升的水面便逐漸下降。(又是甲烷作怪嗎?)
1964年11月,一架邁阿密陽光航空公司的小包機,在晚上九時半飛過安德羅島,當時高度約8000英呎,駕駛員威克力發現機翼發出淡淡的一層光,那一層光在五分鐘內變得越來越光亮,而且連儀表板及窗外的星光也看不清楚,羅盤還不停地旋轉起來,油量指針也由半滿跳 到全滿,自動駕駛系統也出了問題,於是駕駛員威克力改為人手駕駛,不久,全架飛機竟然自 己發出的藍色光,不過五分鐘後,藍色光終於消失,一切恢復正常。
1966年,航海人唐‧亨利,他駕駛著一艘拖著空貨船的船.突然出現一陣嘈雜聲,他發現船上的羅盤不停順著時針方向旋轉,而且海水正從四面八方湧來,連地平線也看不見海、天,地平線全部混成一團,所以分不清身在何處,在運轉的發電機也連少許電力也沒有,拖著貨船 的纜繩另一端消失在一片濃霧之中。然後一些強大的力量拉扯著亨利的拖船,亨利好不容易從雲霧中逃離,那條拖繩的盡頭埋入了一團濃霧之中,而周圍的海域卻了非常晴朗,亨利在危機中和他的船從霧裡逃出來,而且還好像有另一股力量想搶他那艘船.當時亨利發現海面呈現乳白色,這個情況是百慕達三角洲的特有現象,人稱為白泡。
某年,百慕達三角洲一艘遊艇中,遊艇女船主的年輕畫像,在十五天內慢慢地變成一個沒有 牙齒及滿面皺紋的老太婆,女船主發現後立即瘋了,送了去醫院。
1973年3月,一艘摩托快艇載著32人,當他們進入了百慕達三角洲後,忽然,快艇便沉下海裏,32人無一生還。
1986年9月,美國佛羅里達州一個45歲漁民,因遇到風暴而在百慕達海域漂流了兩個星期後才獲救,但他在獲救一個星期後,變的樣子得越來越年輕,像20多歲般!
1989年,一艘在百慕達三角洲失蹤經8年的英國游艇"海風號",從原來失蹤的水域出現,船上的6個人都還存,但他們對於經過了8年全無記憶,他們在失蹤8年至8年後感覺只是一瞬間!現時那6個人正接受催眠調查。
以下是各種解說百慕達三角洲說法
說法一
(亞特蘭提斯?)
傳說中在大西洋上,有一個有超高度文明,勢力極大的大陸,名叫亞特蘭提斯,不過由於亞特蘭提斯的人民野心太大,想發動征服世界的戰爭,而被上帝用各種大自然災難所 沉沒在海底.由於百慕達三角洲屬於亞特蘭提斯的水域,所以有人懷疑百慕達三角洲的怪事,是亞特蘭提斯人所造成的。不過事實上現今近乎全部認為亞特蘭提斯是曾經存在的專家都認亞特蘭提斯不是在大西洋上,而是地中海一帶,因為地中海才是當時西方的重要要塞而,亞特蘭提斯在大西洋上只是柏拉圖為美化故事使它更完美而作的。
說法二
(所謂傳聞中的磁場)
有人認為百慕達三角洲的海底有個強大磁場,造成飛機和船隻失靈,也使飛機和船隻被磁場吸了去另空間。不過的確曾有人用一部磁埸機做了一個有關磁場的實驗,實驗是用磁場機轉移一艘般!磁場機開啟後,那艘般迅間消失,這就是費城實驗!。奇怪的是在1908年6月30日中,西伯利亞(即百慕達三角洲那處地方)的天上籠罩濃霧,忽然天上發生相當於數百萬噸核能爆炸的災害,這災害被人認為是隕石落下的結果,被稱為"通古斯隕石",但是落下地點卻找不到任何隕石.有名研究者發表出落下的可能不是隕石,而是可能是宇宙上那些磁埸足以把任東西吸入後帶到另一空間的黑洞!莫非這些怪事是由落下來的黑洞造成的?!這個費城實驗相當著名,很多書都有提及,但事實是真是假我就不肯定了,如果是真的話又為何現在還未制造出時空轉移類型的機器呢!
還有的是如果是真的話應該早證明了虫洞的存在。
說法三
(外星人作怪)
有人認為是UFO擄走了那些失蹤的人,因為ET們想研究地球的生命及科技,而把那些失蹤的人及飛機或船,用時空轉移,轉移到他們的星球進行研究。
說法四
(科學證據)
在百慕達三角洲的海底,有一種沼氣叫甲烷,它是埋在海底的氣體,但如它在約40度的水溫下,它便會從海底升出來,即是海底沼氣爆發,它爆發出來時還會產生大量氣泡(見上圖),而百慕達三角洲的水溫剛好是約40度,由於水的物度比它重,所以它會使海水浮力驟減,把船隻沉在海裏(如果你在船上的話,你會感到船被氣泡扯入水中似的),而且當它從海裏升上空中,因沼氣密度太高,會使天上經過的飛機的引擎因缺氧而失靈,它甚至會與空氣混合而使飛機發生爆炸,因此可見這說法對於百慕達三角洲所發生的怪事的可能性極高。這個甲烷現像應該正就是百慕達三角洲怪事中的傳聞的所謂的"白泡"現象了。
除此之外,百慕達三角洲也可能發生了一種罕見的海上自然現象"無形颮",無形颮是非常罕見或者其實它時常出現,但因它時出時沒,我們沒有遇上才不知道.它是由大海的一種氣流升上天上後,便變成一般雲霧的樣子,但它與一般雲霧有點不同,一般雲霧越積越厚後,便會下雨,而無形颮的雲霧越積越厚後,它的雨水會在同一時間幾秒之內,雨水及所有壓力向下迸發,全部下出造成一埸時間極短壓力非常非常大的狂風暴雨,使它下面的地方造成嚴重破壞,船隻立即迅速下沉,然後無形颮及它的雲霧會很快地完全消失,完全沒有狂風暴雨的跡象,整現象由它向下迸發至完全消失只雖幾秒之內.而在無形颮發生之前,天上會出現一大片很厚的雲霧,但卻完全沒有下雨積像,所以無形颮是一種出現難以準計,破壞力驚人的罕見自然現象。
(亞特蘭提斯?)
傳說中在大西洋上,有一個有超高度文明,勢力極大的大陸,名叫亞特蘭提斯,不過由於亞特蘭提斯的人民野心太大,想發動征服世界的戰爭,而被上帝用各種大自然災難所 沉沒在海底.由於百慕達三角洲屬於亞特蘭提斯的水域,所以有人懷疑百慕達三角洲的怪事,是亞特蘭提斯人所造成的。不過事實上現今近乎全部認為亞特蘭提斯是曾經存在的專家都認亞特蘭提斯不是在大西洋上,而是地中海一帶,因為地中海才是當時西方的重要要塞而,亞特蘭提斯在大西洋上只是柏拉圖為美化故事使它更完美而作的。
說法二
(所謂傳聞中的磁場)
有人認為百慕達三角洲的海底有個強大磁場,造成飛機和船隻失靈,也使飛機和船隻被磁場吸了去另空間。不過的確曾有人用一部磁埸機做了一個有關磁場的實驗,實驗是用磁場機轉移一艘般!磁場機開啟後,那艘般迅間消失,這就是費城實驗!。奇怪的是在1908年6月30日中,西伯利亞(即百慕達三角洲那處地方)的天上籠罩濃霧,忽然天上發生相當於數百萬噸核能爆炸的災害,這災害被人認為是隕石落下的結果,被稱為"通古斯隕石",但是落下地點卻找不到任何隕石.有名研究者發表出落下的可能不是隕石,而是可能是宇宙上那些磁埸足以把任東西吸入後帶到另一空間的黑洞!莫非這些怪事是由落下來的黑洞造成的?!這個費城實驗相當著名,很多書都有提及,但事實是真是假我就不肯定了,如果是真的話又為何現在還未制造出時空轉移類型的機器呢!
還有的是如果是真的話應該早證明了虫洞的存在。
說法三
(外星人作怪)
有人認為是UFO擄走了那些失蹤的人,因為ET們想研究地球的生命及科技,而把那些失蹤的人及飛機或船,用時空轉移,轉移到他們的星球進行研究。
說法四
(科學證據)
在百慕達三角洲的海底,有一種沼氣叫甲烷,它是埋在海底的氣體,但如它在約40度的水溫下,它便會從海底升出來,即是海底沼氣爆發,它爆發出來時還會產生大量氣泡(見上圖),而百慕達三角洲的水溫剛好是約40度,由於水的物度比它重,所以它會使海水浮力驟減,把船隻沉在海裏(如果你在船上的話,你會感到船被氣泡扯入水中似的),而且當它從海裏升上空中,因沼氣密度太高,會使天上經過的飛機的引擎因缺氧而失靈,它甚至會與空氣混合而使飛機發生爆炸,因此可見這說法對於百慕達三角洲所發生的怪事的可能性極高。這個甲烷現像應該正就是百慕達三角洲怪事中的傳聞的所謂的"白泡"現象了。
除此之外,百慕達三角洲也可能發生了一種罕見的海上自然現象"無形颮",無形颮是非常罕見或者其實它時常出現,但因它時出時沒,我們沒有遇上才不知道.它是由大海的一種氣流升上天上後,便變成一般雲霧的樣子,但它與一般雲霧有點不同,一般雲霧越積越厚後,便會下雨,而無形颮的雲霧越積越厚後,它的雨水會在同一時間幾秒之內,雨水及所有壓力向下迸發,全部下出造成一埸時間極短壓力非常非常大的狂風暴雨,使它下面的地方造成嚴重破壞,船隻立即迅速下沉,然後無形颮及它的雲霧會很快地完全消失,完全沒有狂風暴雨的跡象,整現象由它向下迸發至完全消失只雖幾秒之內.而在無形颮發生之前,天上會出現一大片很厚的雲霧,但卻完全沒有下雨積像,所以無形颮是一種出現難以準計,破壞力驚人的罕見自然現象。
取自
魁北克獨立
一. 問題的背景
加拿大被譽為民主工業強國G-7的成員之一,卻也面臨國家分裂的危機。
溯源自1837年法裔民族意識逐漸在法裔的農工階層展開,經過了1930年的經
濟危機,使原本對外經濟以製造業為主的魁北克省民意識到:法裔人口在加
拿大所扮演的不平等角色。而在這段歷史的演進過程中,「現代化」導致了法
裔團體的「文化自覺」,藉此衝擊又衍發了民族自決(註一)的分離運動問題。
二. 魁北克分離運動的過程:
(一).寧靜革命:
二十世紀中葉,魁省的法裔基於魁省既有的工業基礎,在經濟、政治,乃
至女權運動皆有長足的發展。此時已累積了相當實力的自由黨,由黨魁沙
吉領導魁北克省政府接管許多教育和社會政策,結束了羅馬天主教在這一
方面的控制,使得經濟得到長足的進步,而法裔人民的社會地位也隨之提
昇,謂之寧靜革命。
(二).暴力抗爭:(民族衝突)時期(1970年之前)
基於寧靜革命後所產生的自信心,以及其中醞釀的「法裔民族意識」在1960
年代逐漸升溫發展成暴力抗爭。這期間發生了魁北克最猛烈的暴力事件。
當中最有力的推動組織為「魁北克自由陣線」(FLQ)。該組織於1962~1972
年間造成七人喪命,傷者無數,以及難以估計的社會成本損失。「魁北克
自由陣線」暴力抗爭之興起因素如下:
1. 加國聯邦政府之無能:
(1).在寧靜革命前未能預料魁省法裔民族運動的轉變,進而採取溝通 或
防禦措施,以遏止恐怖主義的發展。
(2).事發之後,逕自採取逮補行動,帶來激烈的對立,終止倡導獨立者
與恐怖主義結合,擴大其勢力。
2.其他社會不安因素:
當時魁北克失業情形嚴重,配合社會動亂頻起,造成惡性循環,不滿情
緒高漲,部分的法裔參雜了種族因素而轉移為民族抗爭。
3.武器取得:
當時加國的武器管制鬆懈,火藥等取之容易。
4.支持力量:
(1).從寧靜革命獲得民族信心的法裔人民。
(2).古巴政府、阿爾及利亞得勢革命黨------民族自由陣線。
(3).巴勒斯坦反抗軍。
(4).越南民族同盟。
(5).阿爾及利亞另外2個民族自由運動組織。
5.社會、文化、歷史背景:
法裔家人對於法國隻眷戀不如英裔加人對於英國之眷戀來的深,但在英裔
文化處處掣肘之下,在文化上他們傾向法國。
6.組織力量來源:
(1).民族獨立同盟(較激進)。
(2).魁北克獨立社會者主義行動聯盟(較為保守)。兩者對當時社會的不滿一
致、理念相結合,使獨立運動的力量擴大。
7.不滿程度:
許多參與者因不滿分離主義發展緩慢,並對體制內改革絕望,以致企圖以
較快的「暴力方式」達成目標。然而,較理性的運動組織(如魁北克獨立社
會主義行動聯盟)逐漸以排斥暴 力為宗旨,並呼籲以冷靜和諧的方式抗爭。
加上聯邦政府於1960年代末曾有效壓制,造成「魁北克自由陣線」的式微,
而放棄了法律邊緣的抗爭手段,取而代之的是和平的憲政抗爭。
8.憲政協商時期(1970之後,魁省的政治菁英中明顯分為「主權派」和「聯邦
派」。前者由魁北克黨支持,趨向獨立;後者以自由黨為主,趨向憲政體制
內之改革):
此時魁省一改以往街頭巷戰的作風,走進議事廳,以訴諸民主的方式解決問題
。而民主方式解決「自決問題」不外乎修憲和公投。然而聯邦政府和魁省雙方
喜好各異。聯邦政府希望以「修憲」解決問題,「主權派」卻青睞「公民投票」
。若細分,憲政解決期可包括1970~1980------「第一次公投期」,1980~1982------
第一次修憲期,1982~1990------第二次修憲期,1990~1992------第三次修憲期, 1992~1995------第二次公投期。
在憲政協商時期,魁省「民族自決意涵」是呈「擺盪週期式」演進。第一次修憲
期間,因法裔人民企望政府修憲,是為所謂低谷期。三次修憲中,為承認魁省為
「獨特社會」的2次修憲皆遭否決。然而在1980的魁省公投中,60%的人反對獨
立,1995年10月的第二次公投中,聯邦派以50.6%比49.4%的微弱多數險勝獨立派, 因此對獨立派來說,2次的公投皆落敗,導致1970年的「暴力抗爭期間」及1992~
1995年的第二次公投期,法裔人民對政府憲政已失去信心,屬高峰期。
三. 現在情勢:
魁北克省目前尚未獨立,但是卻擁有教育、健康措施、財源、天然資源、市政、住宅、文
化、能源、移民、工業、語言等諸多自主權。除此之外,魁省也具備了三項準國家的條件:
(一)地方權力的擴充:
1.財源
2.立法
3.對外權力
(二)語言權:
1867年憲法之第133條款創立了在加拿大國會反魁省議會以英法雙語立法之原則。 1928年憲法之第17、18兩條款之第一項也重申聯邦立法必須符合雙語原則之要求。
但魁省卻不領情,在省轄範圍內只把法語定為法定語言,造成其餘人士抗議,鬧
到了加國最高法院,魁省這才不得不放寬此條法案。 (三)否決權: 1996年2月2日經參議院和眾議院通過賦予魁省和一些其他的省分在未來修憲時有
否決權。
四. 未來展望:
縱然我們無法預測未來魁省是持續它原先「民族自決意函」的擺盪週期式,而回到有限
分離主義,或是選擇獨立,均會秉持著「民族自決」的原則繼續追求「自主」。而解決
加國族裔問題的方法有2:一是國家認同;二是族裔散居。為尊重個人行動自由權,前者
較後者可行。而前者又有2種實施法:(1)同化:(2)協商式民主。採強勢作為的同化應不
能為魁北克省民所接受,所以融合了「民族自決意函」和「聯邦體制」的「協商式民主」
勢必成為日後憲改的方法,而協商式民主的目的在於將「民族自決意函」納入民主宏規
的憲法中,才能兼顧少數族裔的自主權。因此,「民族自決意涵」必須受到憲法的保障,
聯邦政府的憲政才能得到魁北克省民的接受。
※(註一)民族自決意涵:
分離運動是民族主義具體的表現,所指的是在一個國家內所發生「一種渴望某種分裂領土」
(其範圍從自治到獨立)的積極政治活動。在分離運動之初,民族自決自然成為其不可或缺的
支柱。民族自決的意涵是一個民族運動所蘊含的「民族自決」理念。理念有強弱之分,民族
自決的意涵也有程度的分別。為了探討民族自決意涵,因此將分離運動依民族自決意涵的深
淺分成三種類別;
1.有限的分離主義-----尋求自治聯邦地位等目的。
2.分離主義-----企圖完成獨立。
3.民族歸併傾向主義-----在某地區中的小型少數國體所主張的獨立運動。
魁北克省並無歸併法國的意圖,又於1980年和1995年的魁省公投中,贊成獨立者均未超過50%
,因此加拿大魁北克的分離運動介於有限分離主義及分離主義之間。
加拿大被譽為民主工業強國G-7的成員之一,卻也面臨國家分裂的危機。
溯源自1837年法裔民族意識逐漸在法裔的農工階層展開,經過了1930年的經
濟危機,使原本對外經濟以製造業為主的魁北克省民意識到:法裔人口在加
拿大所扮演的不平等角色。而在這段歷史的演進過程中,「現代化」導致了法
裔團體的「文化自覺」,藉此衝擊又衍發了民族自決(註一)的分離運動問題。
二. 魁北克分離運動的過程:
(一).寧靜革命:
二十世紀中葉,魁省的法裔基於魁省既有的工業基礎,在經濟、政治,乃
至女權運動皆有長足的發展。此時已累積了相當實力的自由黨,由黨魁沙
吉領導魁北克省政府接管許多教育和社會政策,結束了羅馬天主教在這一
方面的控制,使得經濟得到長足的進步,而法裔人民的社會地位也隨之提
昇,謂之寧靜革命。
(二).暴力抗爭:(民族衝突)時期(1970年之前)
基於寧靜革命後所產生的自信心,以及其中醞釀的「法裔民族意識」在1960
年代逐漸升溫發展成暴力抗爭。這期間發生了魁北克最猛烈的暴力事件。
當中最有力的推動組織為「魁北克自由陣線」(FLQ)。該組織於1962~1972
年間造成七人喪命,傷者無數,以及難以估計的社會成本損失。「魁北克
自由陣線」暴力抗爭之興起因素如下:
1. 加國聯邦政府之無能:
(1).在寧靜革命前未能預料魁省法裔民族運動的轉變,進而採取溝通 或
防禦措施,以遏止恐怖主義的發展。
(2).事發之後,逕自採取逮補行動,帶來激烈的對立,終止倡導獨立者
與恐怖主義結合,擴大其勢力。
2.其他社會不安因素:
當時魁北克失業情形嚴重,配合社會動亂頻起,造成惡性循環,不滿情
緒高漲,部分的法裔參雜了種族因素而轉移為民族抗爭。
3.武器取得:
當時加國的武器管制鬆懈,火藥等取之容易。
4.支持力量:
(1).從寧靜革命獲得民族信心的法裔人民。
(2).古巴政府、阿爾及利亞得勢革命黨------民族自由陣線。
(3).巴勒斯坦反抗軍。
(4).越南民族同盟。
(5).阿爾及利亞另外2個民族自由運動組織。
5.社會、文化、歷史背景:
法裔家人對於法國隻眷戀不如英裔加人對於英國之眷戀來的深,但在英裔
文化處處掣肘之下,在文化上他們傾向法國。
6.組織力量來源:
(1).民族獨立同盟(較激進)。
(2).魁北克獨立社會者主義行動聯盟(較為保守)。兩者對當時社會的不滿一
致、理念相結合,使獨立運動的力量擴大。
7.不滿程度:
許多參與者因不滿分離主義發展緩慢,並對體制內改革絕望,以致企圖以
較快的「暴力方式」達成目標。然而,較理性的運動組織(如魁北克獨立社
會主義行動聯盟)逐漸以排斥暴 力為宗旨,並呼籲以冷靜和諧的方式抗爭。
加上聯邦政府於1960年代末曾有效壓制,造成「魁北克自由陣線」的式微,
而放棄了法律邊緣的抗爭手段,取而代之的是和平的憲政抗爭。
8.憲政協商時期(1970之後,魁省的政治菁英中明顯分為「主權派」和「聯邦
派」。前者由魁北克黨支持,趨向獨立;後者以自由黨為主,趨向憲政體制
內之改革):
此時魁省一改以往街頭巷戰的作風,走進議事廳,以訴諸民主的方式解決問題
。而民主方式解決「自決問題」不外乎修憲和公投。然而聯邦政府和魁省雙方
喜好各異。聯邦政府希望以「修憲」解決問題,「主權派」卻青睞「公民投票」
。若細分,憲政解決期可包括1970~1980------「第一次公投期」,1980~1982------
第一次修憲期,1982~1990------第二次修憲期,1990~1992------第三次修憲期, 1992~1995------第二次公投期。
在憲政協商時期,魁省「民族自決意涵」是呈「擺盪週期式」演進。第一次修憲
期間,因法裔人民企望政府修憲,是為所謂低谷期。三次修憲中,為承認魁省為
「獨特社會」的2次修憲皆遭否決。然而在1980的魁省公投中,60%的人反對獨
立,1995年10月的第二次公投中,聯邦派以50.6%比49.4%的微弱多數險勝獨立派, 因此對獨立派來說,2次的公投皆落敗,導致1970年的「暴力抗爭期間」及1992~
1995年的第二次公投期,法裔人民對政府憲政已失去信心,屬高峰期。
三. 現在情勢:
魁北克省目前尚未獨立,但是卻擁有教育、健康措施、財源、天然資源、市政、住宅、文
化、能源、移民、工業、語言等諸多自主權。除此之外,魁省也具備了三項準國家的條件:
(一)地方權力的擴充:
1.財源
2.立法
3.對外權力
(二)語言權:
1867年憲法之第133條款創立了在加拿大國會反魁省議會以英法雙語立法之原則。 1928年憲法之第17、18兩條款之第一項也重申聯邦立法必須符合雙語原則之要求。
但魁省卻不領情,在省轄範圍內只把法語定為法定語言,造成其餘人士抗議,鬧
到了加國最高法院,魁省這才不得不放寬此條法案。 (三)否決權: 1996年2月2日經參議院和眾議院通過賦予魁省和一些其他的省分在未來修憲時有
否決權。
四. 未來展望:
縱然我們無法預測未來魁省是持續它原先「民族自決意函」的擺盪週期式,而回到有限
分離主義,或是選擇獨立,均會秉持著「民族自決」的原則繼續追求「自主」。而解決
加國族裔問題的方法有2:一是國家認同;二是族裔散居。為尊重個人行動自由權,前者
較後者可行。而前者又有2種實施法:(1)同化:(2)協商式民主。採強勢作為的同化應不
能為魁北克省民所接受,所以融合了「民族自決意函」和「聯邦體制」的「協商式民主」
勢必成為日後憲改的方法,而協商式民主的目的在於將「民族自決意函」納入民主宏規
的憲法中,才能兼顧少數族裔的自主權。因此,「民族自決意涵」必須受到憲法的保障,
聯邦政府的憲政才能得到魁北克省民的接受。
※(註一)民族自決意涵:
分離運動是民族主義具體的表現,所指的是在一個國家內所發生「一種渴望某種分裂領土」
(其範圍從自治到獨立)的積極政治活動。在分離運動之初,民族自決自然成為其不可或缺的
支柱。民族自決的意涵是一個民族運動所蘊含的「民族自決」理念。理念有強弱之分,民族
自決的意涵也有程度的分別。為了探討民族自決意涵,因此將分離運動依民族自決意涵的深
淺分成三種類別;
1.有限的分離主義-----尋求自治聯邦地位等目的。
2.分離主義-----企圖完成獨立。
3.民族歸併傾向主義-----在某地區中的小型少數國體所主張的獨立運動。
魁北克省並無歸併法國的意圖,又於1980年和1995年的魁省公投中,贊成獨立者均未超過50%
,因此加拿大魁北克的分離運動介於有限分離主義及分離主義之間。
魁北克景點
魁北克市最大型的慶祝活動是冬季嘉年華會,是世上同類型活動中規模最大的一個,因此魁北克市的冬天跟夏天一樣,到處都是人山人海的。2月上旬是嘉年華會狂歡的日子,其間有巡遊表演、冰雕展覽和舞蹈表演,伏林步道上會設滑雪梯,此外還可以狂飲當地自釀的聖阿姆布洛斯 (St Ambroise) 和伯雷爾 (Borale) 等啤酒。1954年以後,嘉年華會上便出現了一位名叫博諾姆 (Bonhomme) 象徵雪人,他身材臃腫,有很重的商人味道。他穿著雪鞋從一個叫做克努蘭蒂斯 (Knulandis) 的地方走來。那裡很有可能是北極的一個避稅天堂。他還戴著紅色的帽子,笑容燦爛地在魁北克市走街串巷。3月春季剛剛來臨,緊接著便是白雪節 (Festival de la Neige) ,其實這個節日只是冬季嘉年華會後豪飲的藉口。6月23日是熱鬧的聖讓.巴普迪斯節 (Fte Nationale de la St Jean Baptiste) ,慶祝活動一直持續至午夜時分,6月24日則因紀念這位聖人而定公假日。慶祝夏季節,6月的第1個星期還會舉辦許多免費的音樂會和戲劇表演。7月下旬是魁北克汽車大獎賽 (Les Grands Feux Loto-Qubec),屆時會有壯觀的煙花表演,而8月則有兩年一度只在單數年份舉行的中世紀節,活動持續5天。此外還有大型的魁北克市省際展覽會 (Expo Qubec) 。每年9月上旬的多元集會 (Divers Cit) 巡遊活動,同性戀者會走上街頭。
上城區 (Haute Ville)
上城區是魁北克市老要塞的所在地,迷人而親善,迎遊客居位。為城牆包圍的古舊城區中,最重要的建築是數是西達德要塞 (La Citadelle)。這座不對稱的宏大建築,是以1750年法國修建的火藥倉庫的基礎上建立,英國歷70年時間完成了要塞的建設,用以準備抵抗美國的進攻。如今,西達德要塞成了加拿大皇家22團的駐地,裡面還開設了幾座軍事博物館。要塞的西南面是戰場公園 (Parc des Champs de Bataille),那片可愛的綠地現在成了滑冰愛好者、單車愛好者、滑雪人者和閒逛人士的樂園。緊挨著懸崖峭壁的大片草地亞伯拉罕平原 (Plains of Abraham),1759年,英國就是在這裡擊敗了法國,贏得了戰爭的勝利。這座公園裡也有一個魁北克博物館 (Muse du Qubec) ,館內收藏省內著名藝術家的藝術作品,如畫家李奧佩爾 (Jean-Paul Riopelle) 和雕塑家路易.菲利普斯.赫貝爾(Louis-Philippe Hbert)。
上城區有幾個著名的宗教景點,其中包括耳蘇拉女修道院博物館 (Ursuline Convent Museum),這座經過重建的修道院展現17和18世紀耳蘇拉修女的生活。以及奧古斯丁博物館 (Muse des Augustines),這家博物館講述1639年3名修女在蠻荒的魁北克,獻身傳教事業的故事。此外,還有美麗的聖公會聖三一大教堂 (Anglican Cathedral of the Holy Trinity),這座教堂依照1804年倫敦菲爾茲 (Fields) 的聖馬丁 (St Martin) 教堂修建的。芳堤那城堡酒店 (Le Chteau Frontenac) 是一家著名的中世紀風格塔樓,19世紀後期招待奢侈的達官顯貴而建造的,直到21世紀仍舊是只有富人才能享用的酒店。酒店背後是伏林步道,這片位於懸崖上的空地,擠滿人群,是魁北克人流連社交的地方。如果你想更深入欣賞舊城區,你可到4.6公里長的舊城牆上,繞舊城區走上一圈。
下城區 (Basse Ville)
下城區僅靠著上城區東面的街區,是最古老而且最有趣的地方。兩個「城區」由一條電纜車道連結海角上下,不過連結上下城區的道路卻更有趣,一條條蜿蜒、陡峭的街巷和階梯構成連結上下城區的道路,其中走起來最叫人膽戰心驚的一段叫做斷頸階梯 (Escalier Casse-Cou)。香普蘭街 (Rue du Petit Champlain) 和海角下街(Rue Sous le Cap) 是下城區最熱鬧的兩條街道,也是北美洲最古老的街道,寬度僅有2.5米,也是最窄的兩條街。下城區主要的集會場所是具有400年歷史的皇家廣場 (Place Royale),廣場人流密集,周圍是精美的古老建築,以及昂貴的旅遊購物中心。
皇家廣場是西邊是維多利亞聖母院 (glise Notre Dame des Victoires),這座莊嚴的教堂建於1688年,是北美最古老的石質教堂。教堂內懸掛一件名佈雷茲 (Brz) 的木船複製品,人們把它看作太平洋水手好運的象徵。再往西走一會兒,就到蒙莫朗西公園 (Parc Montmorency),過去是17世紀修建的公墓,過世的歐洲人都埋在這裡。如今公園的中心建起了喬治.巴瑞巴爾.卡地亞爵士 (Sir Georges tienne Cartier) 的塑像,他在1867年建立加拿大聯邦的過程中,發揮了主導作用。
老港口 (Vieux Port)
城市的港口地帶已經給發展商過度開發,如今已是政府辦公大樓、嶄新的公寓、時裝店和健身娛樂設施林立。這些建築中最突出的,要算是稱阿果拉 (Agora) 的室外音樂劇場。港口西邊有一個佔據整個街區的建築群,那就是魁北克市著名的文明博物館 (Muse de la Civilisation) ,博物館大部分都是1988年改建在一起的魁北克傳統建築,但其中也有一些非常古老的建築,如建於1752年的埃斯泰布宅邸 (Estbe House)。文明博物館是魁北克省內最好的博物館,長期舉辦有關加拿大人多元土著的展館,這些土著在傳統文化中總稱第一民族,展現歐洲人到來以後土著的生活面貌,此外還會舉辦諸如現代人關心的全球化等短期展覽。
魁北克市其他的著名博物館,還包括詳細介紹魁北克市海洋史的魁北克海洋博物館 ( Muse Naval de Qubec),以及魁北克老港口的傳譯中心 ( Old Port of Qubec Interpretation Centre) 。這座多層建築記錄曾經是世界上最大和最繁忙的魁北克港口歷史。文明博物館西北面的聖保羅街 (Rue St Paul) 上,有各式各樣的古玩店和咖啡館。
聖讓.巴普迪斯特和聖洛克 (St Jean Baptiste & St Roch)
如果想要遠離遊客雲集的地方,體會一下舊城區城牆以外的魁北克,你也可以去緊鄰城牆西面和西北面的聖讓.巴普迪斯特和聖洛克逛逛,那裡主要是居民區。聖讓.巴普迪斯特屬於上城區,那裡的住宅與埃基倫街 (Rue d'Aiguillon) 兩旁的低矮房屋截然不同。這片住宅區的南面有一條名格蘭德.阿里 (Grande Alle) 的大街,兩旁全是迪斯哥舞廳、地下酒館和露天餐廳,你在那裡可以品嘗各種風味的美食,從烤菜到突尼斯菜都應有盡有。另一個以美食和高檔商店見稱的地方,就是聖讓的西面。省議會所在地,國立議院 (Assemble Nationale) 就坐落於聖讓.巴普迪斯特與舊城區之間,這座1886年的宏偉建築有一個塑著雕像的大門,議院定期會免費開放。
聖洛克位於下城區,這裡曾經是工人階級的住宅區,近年來卻有越來越多的中產階級遷入。漫步聖約瑟夫街 (Rue St Joseph),你會發現時髦景象的背後,擠滿密密麻麻破舊的房屋,街上還充斥著二手商店,以及充滿文藝色彩的小餐館,然而小餐館卻已經風霜洗禮,餐館牆上的污跡,記載著工業年代工人辛酸的痕跡。如果你喜歡藝術,就可到聖瓦利耶東街 (Rue de St Vallier Est) 參觀一下那裡的露天畫廊。
格羅塞島 (Grosse le)
西元1832年,一隊英國士兵從印度返回魁北克市時,無意中帶來了霍亂,導致約3千5百人死亡,死亡率為當時人口的百分之十。了防止這種災禍,當地政府在格羅塞島建立隔離檢疫站,而言個小島就位於城市東面的聖勞倫斯河上。檢疫站主要負責對歐洲移民進行檢疫,1937年關閉之前總共檢查了4百萬人。1840年代是檢疫站工作最忙碌的時期,當時有10萬愛爾蘭人由於土豆荒災逃到加拿大,其中7千5百人因患上斑疹傷寒死在格羅塞島。
1994年開始,遊客可在導遊帶領下,參觀格羅塞島的消毒室、醫院公墓和移民住宅區。遊覽從海港村 (Berthier sur Mer) 的碼頭開始,這個村子坐落在聖勞倫斯河南岸,距離魁北克市約60公里。格羅塞島與奧爾良島 (le d'Orlans) 的東北角相距很近,但奧爾良島的面積大得多。格羅塞島是普遍的假日消閒好去處,島上有幾百年歷史的莊園農舍,還有大量的畫廊可供參觀,欣賞依山傍水的美麗風光,感覺很是寫意。
溫達基 (Wendake)
有興趣加拿大土著文化的人,可以去離魁北克市西北15公里的溫達基社區,以及經過重建的休倫溫戴特族村落 (Huron-Wendat) 遊覽一下。人們稱這座村莊昂霍瓦.契特克 (Onhoa Chetek8e)。在導遊的帶領下,你可以參觀傳統的長屋和溫馨的山林小屋,欣賞遠古流傳下來的舞蹈表演,但你可不要理會那些俗氣的旅遊紀念品攤販。休倫溫戴特族是魁北克省11個第一民族中的一支。他們過去是居住在大湖區 (Great Lakes) 的強大部落,後來易洛魁人 (Iroquois) 於1650年把他們趕到了溫達基。當年法國人強逼他們放棄自己的土語。他們的語言中有一個詞叫「kanata」,意指「居住地」,即後來「加拿大」的名字由來。他們現在居住的旅遊村的名字中有一個「8」,出自他們土語中的字母,是土語中簡化了「o」字下一個「u」的字母,在輔音前可唸作「歐」,或在輔音前可唸作「嘩」。
如果希望體會第一民族的生活經驗,請耐心等到冬季,你就可趕到溫達基以西,位於聖約瑟夫的生態旅遊站 (Wendake to Lac St Joseph's Station cotouristique Duchesnay),那你就可居在冰旅館中,感受第一民族居民的生活。冰旅館 (Ice Hotel) 是陳年伏特加名酒公司阿布索魯特 (Absolut corporation) 的奇思妙想,旅館裡的走廊、桌椅、接待處、杯盤,以及大多傢具是用一塊31多塊公斤重的冰製成,雖然當中傢具並非全都是冰製,但已相當可觀。這幢總面積達3千平方米的建築,每年冬季開始建造,需時5個多星期,冬天結束時就會自動消融了。
雅克.卡蒂埃公園 (Parc de la Jacques Cartier)
如果你已經看夠了人為景色,渴望見識一下魁北克省廣袤的荒野,那你要留出一些時間去遊覽一下雅克.卡蒂埃公園,這裡離首府只需一兩個小時車程的。魁北克市最大公園雅克·卡特爾公園,位於魁北克市以北40公里的地方,在這裡你可以盡情享受划獨木舟、騎越野單車、遠足旅行和越野滑雪的樂趣。聖安妮山公園 (Parc du Mont Ste Anne) 位於魁北克以東50公里,擁有數百公里長的越野滑雪或遠足小徑,遠足或滑雪則要視乎天氣決定,再往東走15公里,則是以雪雁主的鳥類保護區芳坎普國家保護區 (Rserve National de Faune Cap Tourmente)。蒙莫朗西瀑布公園 (Parc de la Chute Montmorency)位於魁北克市以東7公里,旅客較少,景色更迷人,更適合舟車勞動的旅客疲累中眼部充電。這裡是一個自然保護區,區內博波特 (Beauport) 有一系列比尼亞加拉大瀑布 (Niagara Waterfalls) 還要高的瀑布。遊客可以乘纜車上山,然後登上瀑布上方的棧橋,這些瀑布冬天時景色最壯觀。
上城區 (Haute Ville)
上城區是魁北克市老要塞的所在地,迷人而親善,迎遊客居位。為城牆包圍的古舊城區中,最重要的建築是數是西達德要塞 (La Citadelle)。這座不對稱的宏大建築,是以1750年法國修建的火藥倉庫的基礎上建立,英國歷70年時間完成了要塞的建設,用以準備抵抗美國的進攻。如今,西達德要塞成了加拿大皇家22團的駐地,裡面還開設了幾座軍事博物館。要塞的西南面是戰場公園 (Parc des Champs de Bataille),那片可愛的綠地現在成了滑冰愛好者、單車愛好者、滑雪人者和閒逛人士的樂園。緊挨著懸崖峭壁的大片草地亞伯拉罕平原 (Plains of Abraham),1759年,英國就是在這裡擊敗了法國,贏得了戰爭的勝利。這座公園裡也有一個魁北克博物館 (Muse du Qubec) ,館內收藏省內著名藝術家的藝術作品,如畫家李奧佩爾 (Jean-Paul Riopelle) 和雕塑家路易.菲利普斯.赫貝爾(Louis-Philippe Hbert)。
上城區有幾個著名的宗教景點,其中包括耳蘇拉女修道院博物館 (Ursuline Convent Museum),這座經過重建的修道院展現17和18世紀耳蘇拉修女的生活。以及奧古斯丁博物館 (Muse des Augustines),這家博物館講述1639年3名修女在蠻荒的魁北克,獻身傳教事業的故事。此外,還有美麗的聖公會聖三一大教堂 (Anglican Cathedral of the Holy Trinity),這座教堂依照1804年倫敦菲爾茲 (Fields) 的聖馬丁 (St Martin) 教堂修建的。芳堤那城堡酒店 (Le Chteau Frontenac) 是一家著名的中世紀風格塔樓,19世紀後期招待奢侈的達官顯貴而建造的,直到21世紀仍舊是只有富人才能享用的酒店。酒店背後是伏林步道,這片位於懸崖上的空地,擠滿人群,是魁北克人流連社交的地方。如果你想更深入欣賞舊城區,你可到4.6公里長的舊城牆上,繞舊城區走上一圈。
下城區 (Basse Ville)
下城區僅靠著上城區東面的街區,是最古老而且最有趣的地方。兩個「城區」由一條電纜車道連結海角上下,不過連結上下城區的道路卻更有趣,一條條蜿蜒、陡峭的街巷和階梯構成連結上下城區的道路,其中走起來最叫人膽戰心驚的一段叫做斷頸階梯 (Escalier Casse-Cou)。香普蘭街 (Rue du Petit Champlain) 和海角下街(Rue Sous le Cap) 是下城區最熱鬧的兩條街道,也是北美洲最古老的街道,寬度僅有2.5米,也是最窄的兩條街。下城區主要的集會場所是具有400年歷史的皇家廣場 (Place Royale),廣場人流密集,周圍是精美的古老建築,以及昂貴的旅遊購物中心。
皇家廣場是西邊是維多利亞聖母院 (glise Notre Dame des Victoires),這座莊嚴的教堂建於1688年,是北美最古老的石質教堂。教堂內懸掛一件名佈雷茲 (Brz) 的木船複製品,人們把它看作太平洋水手好運的象徵。再往西走一會兒,就到蒙莫朗西公園 (Parc Montmorency),過去是17世紀修建的公墓,過世的歐洲人都埋在這裡。如今公園的中心建起了喬治.巴瑞巴爾.卡地亞爵士 (Sir Georges tienne Cartier) 的塑像,他在1867年建立加拿大聯邦的過程中,發揮了主導作用。
老港口 (Vieux Port)
城市的港口地帶已經給發展商過度開發,如今已是政府辦公大樓、嶄新的公寓、時裝店和健身娛樂設施林立。這些建築中最突出的,要算是稱阿果拉 (Agora) 的室外音樂劇場。港口西邊有一個佔據整個街區的建築群,那就是魁北克市著名的文明博物館 (Muse de la Civilisation) ,博物館大部分都是1988年改建在一起的魁北克傳統建築,但其中也有一些非常古老的建築,如建於1752年的埃斯泰布宅邸 (Estbe House)。文明博物館是魁北克省內最好的博物館,長期舉辦有關加拿大人多元土著的展館,這些土著在傳統文化中總稱第一民族,展現歐洲人到來以後土著的生活面貌,此外還會舉辦諸如現代人關心的全球化等短期展覽。
魁北克市其他的著名博物館,還包括詳細介紹魁北克市海洋史的魁北克海洋博物館 ( Muse Naval de Qubec),以及魁北克老港口的傳譯中心 ( Old Port of Qubec Interpretation Centre) 。這座多層建築記錄曾經是世界上最大和最繁忙的魁北克港口歷史。文明博物館西北面的聖保羅街 (Rue St Paul) 上,有各式各樣的古玩店和咖啡館。
聖讓.巴普迪斯特和聖洛克 (St Jean Baptiste & St Roch)
如果想要遠離遊客雲集的地方,體會一下舊城區城牆以外的魁北克,你也可以去緊鄰城牆西面和西北面的聖讓.巴普迪斯特和聖洛克逛逛,那裡主要是居民區。聖讓.巴普迪斯特屬於上城區,那裡的住宅與埃基倫街 (Rue d'Aiguillon) 兩旁的低矮房屋截然不同。這片住宅區的南面有一條名格蘭德.阿里 (Grande Alle) 的大街,兩旁全是迪斯哥舞廳、地下酒館和露天餐廳,你在那裡可以品嘗各種風味的美食,從烤菜到突尼斯菜都應有盡有。另一個以美食和高檔商店見稱的地方,就是聖讓的西面。省議會所在地,國立議院 (Assemble Nationale) 就坐落於聖讓.巴普迪斯特與舊城區之間,這座1886年的宏偉建築有一個塑著雕像的大門,議院定期會免費開放。
聖洛克位於下城區,這裡曾經是工人階級的住宅區,近年來卻有越來越多的中產階級遷入。漫步聖約瑟夫街 (Rue St Joseph),你會發現時髦景象的背後,擠滿密密麻麻破舊的房屋,街上還充斥著二手商店,以及充滿文藝色彩的小餐館,然而小餐館卻已經風霜洗禮,餐館牆上的污跡,記載著工業年代工人辛酸的痕跡。如果你喜歡藝術,就可到聖瓦利耶東街 (Rue de St Vallier Est) 參觀一下那裡的露天畫廊。
格羅塞島 (Grosse le)
西元1832年,一隊英國士兵從印度返回魁北克市時,無意中帶來了霍亂,導致約3千5百人死亡,死亡率為當時人口的百分之十。了防止這種災禍,當地政府在格羅塞島建立隔離檢疫站,而言個小島就位於城市東面的聖勞倫斯河上。檢疫站主要負責對歐洲移民進行檢疫,1937年關閉之前總共檢查了4百萬人。1840年代是檢疫站工作最忙碌的時期,當時有10萬愛爾蘭人由於土豆荒災逃到加拿大,其中7千5百人因患上斑疹傷寒死在格羅塞島。
1994年開始,遊客可在導遊帶領下,參觀格羅塞島的消毒室、醫院公墓和移民住宅區。遊覽從海港村 (Berthier sur Mer) 的碼頭開始,這個村子坐落在聖勞倫斯河南岸,距離魁北克市約60公里。格羅塞島與奧爾良島 (le d'Orlans) 的東北角相距很近,但奧爾良島的面積大得多。格羅塞島是普遍的假日消閒好去處,島上有幾百年歷史的莊園農舍,還有大量的畫廊可供參觀,欣賞依山傍水的美麗風光,感覺很是寫意。
溫達基 (Wendake)
有興趣加拿大土著文化的人,可以去離魁北克市西北15公里的溫達基社區,以及經過重建的休倫溫戴特族村落 (Huron-Wendat) 遊覽一下。人們稱這座村莊昂霍瓦.契特克 (Onhoa Chetek8e)。在導遊的帶領下,你可以參觀傳統的長屋和溫馨的山林小屋,欣賞遠古流傳下來的舞蹈表演,但你可不要理會那些俗氣的旅遊紀念品攤販。休倫溫戴特族是魁北克省11個第一民族中的一支。他們過去是居住在大湖區 (Great Lakes) 的強大部落,後來易洛魁人 (Iroquois) 於1650年把他們趕到了溫達基。當年法國人強逼他們放棄自己的土語。他們的語言中有一個詞叫「kanata」,意指「居住地」,即後來「加拿大」的名字由來。他們現在居住的旅遊村的名字中有一個「8」,出自他們土語中的字母,是土語中簡化了「o」字下一個「u」的字母,在輔音前可唸作「歐」,或在輔音前可唸作「嘩」。
如果希望體會第一民族的生活經驗,請耐心等到冬季,你就可趕到溫達基以西,位於聖約瑟夫的生態旅遊站 (Wendake to Lac St Joseph's Station cotouristique Duchesnay),那你就可居在冰旅館中,感受第一民族居民的生活。冰旅館 (Ice Hotel) 是陳年伏特加名酒公司阿布索魯特 (Absolut corporation) 的奇思妙想,旅館裡的走廊、桌椅、接待處、杯盤,以及大多傢具是用一塊31多塊公斤重的冰製成,雖然當中傢具並非全都是冰製,但已相當可觀。這幢總面積達3千平方米的建築,每年冬季開始建造,需時5個多星期,冬天結束時就會自動消融了。
雅克.卡蒂埃公園 (Parc de la Jacques Cartier)
如果你已經看夠了人為景色,渴望見識一下魁北克省廣袤的荒野,那你要留出一些時間去遊覽一下雅克.卡蒂埃公園,這裡離首府只需一兩個小時車程的。魁北克市最大公園雅克·卡特爾公園,位於魁北克市以北40公里的地方,在這裡你可以盡情享受划獨木舟、騎越野單車、遠足旅行和越野滑雪的樂趣。聖安妮山公園 (Parc du Mont Ste Anne) 位於魁北克以東50公里,擁有數百公里長的越野滑雪或遠足小徑,遠足或滑雪則要視乎天氣決定,再往東走15公里,則是以雪雁主的鳥類保護區芳坎普國家保護區 (Rserve National de Faune Cap Tourmente)。蒙莫朗西瀑布公園 (Parc de la Chute Montmorency)位於魁北克市以東7公里,旅客較少,景色更迷人,更適合舟車勞動的旅客疲累中眼部充電。這裡是一個自然保護區,區內博波特 (Beauport) 有一系列比尼亞加拉大瀑布 (Niagara Waterfalls) 還要高的瀑布。遊客可以乘纜車上山,然後登上瀑布上方的棧橋,這些瀑布冬天時景色最壯觀。
魁北克省
魁北克市是魁北克省的首府,魁北克省是加拿大法英雙語並用的地方,甚富有歐洲色彩。魁市高聳的岬角和廣闊的大河,使整個城巿顯得非常雄偉。魁北克市可是墨西哥以北,北美洲最古老的城市。
魁北克市分兩部份,舊城區城牆、教堂、狹窄小巷和古戰場林立,另一邊則是充滿新建的博物館、咖啡店、酒吧、餐廳,以及現代化生活設施的國際旅遊城市。
加拿大地域遼闊,魁北克省的面積也不小,魁市卻似乎對全球文化有了不少貢獻。這片土地造就了席琳.狄翁 (Cline Dion)、柯瑞.哈特 (Corey Hart) 和無帽子樂團 (Men Without Hats) (還記得安全之舞 (Safety Dance) 嗎?) 等知名音樂人,還有最早期的萊昂納爾.科昂 (Leonard Cohen),雖然他並沒參與《仙樂飄飄處處聞》。近魁北克省南部邊界,為人戲稱美女省 (La Belle Province) 的地方,充滿法國情調的稠堡,堪稱是魁北克市文化與建築瑰寶,反映著這裡獨特的魅力。
魁市高聳的岬角和廣闊的大河,有著比北美各大城巿還要古老的歷史,當然不比墨西哥的城巿古老。魁北克省的首府魁巿英法雙語並行,甚富歐洲風格。魁北克市的舊城區有豐富的歷史遺,如古老的城牆、教堂、狹窄的街巷和古戰場。其他的市區則博物館、咖啡館、酒吧、餐廳,以及現代化的國際旅遊設施星羅棋佈。
這座古老、富魅力而又充滿活力的城市,一年四季都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每年吸引超過4百萬遊客。即使濃冬,當地旅行社也會宣傳滑雪旅行團,以及傳統戲劇和芭蕾舞表演,往當地旅遊的人可謂任何時間都熱情不減。6月至8月的夏天是魁北克市的旅遊旺季,尤其是在7月的後兩周,這段期間加拿大工廠的工人及其他重工業企業的員工一般都會放下手裡的工作,休息一段長假。另一個旅遊高峰期是3月中旬的一個星期,那時中小學生都會停課,與家人歡度一年一次的假期,魁北克市的人常乘此機會去附近的奧里恩島 (le d'Orlans)魁北克市夏季溫度介於攝氏10度和攝氏30度間。冬季溫度一般在攝氏零下25度至攝氏零下5度間,戶外活動時可要多穿一些衣物。夏季的降雨量最高,如果冬天你不知道什時候的降雪量最大,最好就不要外出旅行。
歷史:歐洲人踏足魁北克前,這裡廣闊的土地可是加拿大土著,即現指第一民族的家園。魁北克有11支第一民族:因努伊特人 (Inuit) 、克里人 (Cree) 、因努人 (Innu) 或稱山區土著 (Montagnais) 、阿提卡梅客人 (Attikamekw)、阿爾岡琴人 (Algonquin)、米克密人 (Micmac)、馬萊西特人 (Malecite)、阿貝內基人 (Abnaki)、莫霍克人 (Mohawk)、納斯卡皮人 (Naskapi) 和休倫溫達基人 (Huron-Wendat)。一度強盛的休倫溫達基人曾在今天的魁北克市,建立了名斯塔達克納 (Stadacona) 的村莊,但17世紀上半葉,疾病和部落戰爭纏繞村莊,主要居住在大湖區的人口從3萬人驟減至幾百人,險遭滅絕。生還者最後定居在一個名叫溫達基 (Wendake) 的地方,3千多名休倫溫達基人至今仍在那裡生活。西元1535年,法國探險家雅克.卡蒂埃 (Jacques Cartier) 來到斯塔達克納,並在該區生活了1年。他把所有能看到的地方都起了一個法語名字,而且還以法國國王的名義樹立了很多十字架,以進一步標示法國的殖民地。6年後他再次來到這裡,並打算在上游地區建立永久殖民地。儘管他做了很大努力,但還是無功而回。1608年法國才在這裡今天的城市打下基礎。當時一個名叫山姆強普林 (Samuel de Champlain) 的人,設法讓加拿大土著對毛皮貿易產生興趣,然後往鑽石海角派駐守軍,正式建立了公開進行毛皮貿易的基北克 (Kebec)。基北克這個名字來源於阿爾岡琴語,意指「河流變窄的地方」。毛皮貿易的興盛,吸引貪婪的紅衣主教,於是他每年都向魁北克市派遣成百上千的移民,當然全都是羅馬天主教徒,幫助他收購毛皮,以及掠奪其他自然資源。西元1629年,英國人控制了這座發展中的城市,但據說數年後他們感到非常歉疚,背地裡卻暗自慶幸,於是英法簽署條約,並把這個城巿交還法國。此後,英法之間的磨擦從未間斷,此英國的發動了數次進攻,最終於1759年在亞伯拉罕平原之戰中,徹底擊敗法國,英國將領沃爾夫 (Wolfe) 和法國將軍蒙特卡姆 (Montcalm) 都在戰事中陣亡。1763年巴黎條約的簽訂確立英國對加拿大的主權。西元1791年,這片領土分裂上、下加拿大,大多數講發法語的居民都歸入了下加拿大。19世紀初,下加拿大改名魁北克省,定魁北克市首府。1841年,下加拿大與上加拿大部分地區合併成立加拿大聯合省 (United Provinces of Canada),魁北克市獲選首都,但是隨著包括中央政府下轄的魁北克省、安大略省、新布倫茲維克省和新斯科舍省 (Nova Scotia) 的加拿大聯邦,於1867年的建立,渥太華取而代之成了加拿大首都。
20世紀的很長一段時間內,由於從農業城市向工業化發展,魁北克市經歷了緩慢的城巿化過程,但魁北克市真正發揮其旅遊潛力,是從1954年第一屆冬季嘉年華會開始。打從那兒起,魁北克市的旅遊業蒸蒸日上,但是腐敗企業支配的魁北克總理莫裡斯.杜普萊希 (Maurice Duplessis) 1959年上台,以及1960和1970年代法語居民不時引發的暴力事件,卻給當地的旅遊業造成一些負面影響。
近些年來,魁北克市也受到一些事件的衝擊,1995年舉行的全民公決,投票決定魁北克是否脫離加拿大獨立,結果反對票僅以不到百分之一的優勢勝出。2001年4月美洲峰會期間爆發的反全球化抗議示威活動,6千名警察和1千2百名士兵動用水炮、催激彈、警棍和橡皮子彈驅散示威者的畫面,引起全球一片譁然。
魁北克市分兩部份,舊城區城牆、教堂、狹窄小巷和古戰場林立,另一邊則是充滿新建的博物館、咖啡店、酒吧、餐廳,以及現代化生活設施的國際旅遊城市。
加拿大地域遼闊,魁北克省的面積也不小,魁市卻似乎對全球文化有了不少貢獻。這片土地造就了席琳.狄翁 (Cline Dion)、柯瑞.哈特 (Corey Hart) 和無帽子樂團 (Men Without Hats) (還記得安全之舞 (Safety Dance) 嗎?) 等知名音樂人,還有最早期的萊昂納爾.科昂 (Leonard Cohen),雖然他並沒參與《仙樂飄飄處處聞》。近魁北克省南部邊界,為人戲稱美女省 (La Belle Province) 的地方,充滿法國情調的稠堡,堪稱是魁北克市文化與建築瑰寶,反映著這裡獨特的魅力。
魁市高聳的岬角和廣闊的大河,有著比北美各大城巿還要古老的歷史,當然不比墨西哥的城巿古老。魁北克省的首府魁巿英法雙語並行,甚富歐洲風格。魁北克市的舊城區有豐富的歷史遺,如古老的城牆、教堂、狹窄的街巷和古戰場。其他的市區則博物館、咖啡館、酒吧、餐廳,以及現代化的國際旅遊設施星羅棋佈。
這座古老、富魅力而又充滿活力的城市,一年四季都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每年吸引超過4百萬遊客。即使濃冬,當地旅行社也會宣傳滑雪旅行團,以及傳統戲劇和芭蕾舞表演,往當地旅遊的人可謂任何時間都熱情不減。6月至8月的夏天是魁北克市的旅遊旺季,尤其是在7月的後兩周,這段期間加拿大工廠的工人及其他重工業企業的員工一般都會放下手裡的工作,休息一段長假。另一個旅遊高峰期是3月中旬的一個星期,那時中小學生都會停課,與家人歡度一年一次的假期,魁北克市的人常乘此機會去附近的奧里恩島 (le d'Orlans)魁北克市夏季溫度介於攝氏10度和攝氏30度間。冬季溫度一般在攝氏零下25度至攝氏零下5度間,戶外活動時可要多穿一些衣物。夏季的降雨量最高,如果冬天你不知道什時候的降雪量最大,最好就不要外出旅行。
歷史:歐洲人踏足魁北克前,這裡廣闊的土地可是加拿大土著,即現指第一民族的家園。魁北克有11支第一民族:因努伊特人 (Inuit) 、克里人 (Cree) 、因努人 (Innu) 或稱山區土著 (Montagnais) 、阿提卡梅客人 (Attikamekw)、阿爾岡琴人 (Algonquin)、米克密人 (Micmac)、馬萊西特人 (Malecite)、阿貝內基人 (Abnaki)、莫霍克人 (Mohawk)、納斯卡皮人 (Naskapi) 和休倫溫達基人 (Huron-Wendat)。一度強盛的休倫溫達基人曾在今天的魁北克市,建立了名斯塔達克納 (Stadacona) 的村莊,但17世紀上半葉,疾病和部落戰爭纏繞村莊,主要居住在大湖區的人口從3萬人驟減至幾百人,險遭滅絕。生還者最後定居在一個名叫溫達基 (Wendake) 的地方,3千多名休倫溫達基人至今仍在那裡生活。西元1535年,法國探險家雅克.卡蒂埃 (Jacques Cartier) 來到斯塔達克納,並在該區生活了1年。他把所有能看到的地方都起了一個法語名字,而且還以法國國王的名義樹立了很多十字架,以進一步標示法國的殖民地。6年後他再次來到這裡,並打算在上游地區建立永久殖民地。儘管他做了很大努力,但還是無功而回。1608年法國才在這裡今天的城市打下基礎。當時一個名叫山姆強普林 (Samuel de Champlain) 的人,設法讓加拿大土著對毛皮貿易產生興趣,然後往鑽石海角派駐守軍,正式建立了公開進行毛皮貿易的基北克 (Kebec)。基北克這個名字來源於阿爾岡琴語,意指「河流變窄的地方」。毛皮貿易的興盛,吸引貪婪的紅衣主教,於是他每年都向魁北克市派遣成百上千的移民,當然全都是羅馬天主教徒,幫助他收購毛皮,以及掠奪其他自然資源。西元1629年,英國人控制了這座發展中的城市,但據說數年後他們感到非常歉疚,背地裡卻暗自慶幸,於是英法簽署條約,並把這個城巿交還法國。此後,英法之間的磨擦從未間斷,此英國的發動了數次進攻,最終於1759年在亞伯拉罕平原之戰中,徹底擊敗法國,英國將領沃爾夫 (Wolfe) 和法國將軍蒙特卡姆 (Montcalm) 都在戰事中陣亡。1763年巴黎條約的簽訂確立英國對加拿大的主權。西元1791年,這片領土分裂上、下加拿大,大多數講發法語的居民都歸入了下加拿大。19世紀初,下加拿大改名魁北克省,定魁北克市首府。1841年,下加拿大與上加拿大部分地區合併成立加拿大聯合省 (United Provinces of Canada),魁北克市獲選首都,但是隨著包括中央政府下轄的魁北克省、安大略省、新布倫茲維克省和新斯科舍省 (Nova Scotia) 的加拿大聯邦,於1867年的建立,渥太華取而代之成了加拿大首都。
20世紀的很長一段時間內,由於從農業城市向工業化發展,魁北克市經歷了緩慢的城巿化過程,但魁北克市真正發揮其旅遊潛力,是從1954年第一屆冬季嘉年華會開始。打從那兒起,魁北克市的旅遊業蒸蒸日上,但是腐敗企業支配的魁北克總理莫裡斯.杜普萊希 (Maurice Duplessis) 1959年上台,以及1960和1970年代法語居民不時引發的暴力事件,卻給當地的旅遊業造成一些負面影響。
近些年來,魁北克市也受到一些事件的衝擊,1995年舉行的全民公決,投票決定魁北克是否脫離加拿大獨立,結果反對票僅以不到百分之一的優勢勝出。2001年4月美洲峰會期間爆發的反全球化抗議示威活動,6千名警察和1千2百名士兵動用水炮、催激彈、警棍和橡皮子彈驅散示威者的畫面,引起全球一片譁然。
斯德哥爾摩景點
1.斯德哥爾摩的芸芸島嶼,最大的一個島叫「島中之王」,島上的市政廳(Stadshuset),是斯德哥爾摩的象徵。這是一座很具特色的建築物,由瑞典民族浪漫運動啟蒙大師奧斯柏格(Ostberg)設計,一九一一年起建造,費時十二年才完成。 市政廳是以八萬塊攙有鐵砂的紅褐色磚塊建造而成,有一座高一0八米的方柱形塔樓巍巍矗立,從市區任何角度,都可以看到其挺立的雄姿。塔樓頂端還兀立著一座貼有綠色青銅片的鐘樓尖塔,最頂則是向上豎起的三條冠狀臂,形成一個鍍金的風信雞。象徵瑞典光榮歷史的「三王冠」(十四世紀瑞典瑪格麗特女王統治的領土包括瑞典、挪威、丹麥三國),推向湛藍遼闊的天際,顯出傲岸不群的氣勢。 遊客可以搭乘老舊電梯到塔樓的六樓,然後沿著狹窄通道,轉折盤繞著四方形而上,約十分鐘左右可登上樓頂。再沿著扶梯直上尖塔,可以看到頂部的瞭望塔,用大小九口的柱狀齊鳴鐘圍著。尖塔四周圍有欄杆,憑欄眺望,市區風光盡收眼底。
市政廳是斯德哥爾摩的象徵,給人迷人的景緻。(Photo: E Dennis)市政廳大堂內,有個著名的金廳,鋪了二千萬塊金色鑲嵌畫,金光閃閃。牆上的馬賽克畫,嵌鑲著斯德哥爾摩的守護女神「瑪拉」。金廳之旁,另有一個藍廳,每年的十二月十日,即諾貝爾逝世的週年紀念,也是諾貝爾獎頒獎的大日子,必會在藍廳舉行慶賀宴會。 藍廳是市政廳最具代表性的地方,面積寬廣。列柱環繞的大廳,搭配闊氣的階梯,精緻的銅雕、石雕和磚雕,處處展現迷人的紅磚之美。據說,奧斯柏格原來的設計,是要用石灰塗抹在磚牆上,再以藍色彩繪,所以定名為「藍廳」。想不到紅磚呈現出來的色澤、質感和粗獷之美,讓他深感震懾,使他放棄原來的構想,決定整座大廳保留紅磚原色,並保留「藍廳」原名,因而名實不符。 至於諾貝爾獎頒獎的場地,是在文化中心附近的音樂廳。音樂廳建於一九二六年,設計師叫I.Tengbom,而在音樂廳前面,是建築師Carl Milles 的傑作《奧菲士噴泉》。 奧菲士(Orpheus)是希臘神話裡的豎琴聖手,據說他彈奏的樂曲能令鳥獸草木感動。而 Orphic 一字,也成為了令人「神往」及「迷人」的意思。事實上,今日的斯德哥爾摩,確是很Orphic 的。
斯德哥爾摩的地下鐵稱為「T-banan」,地鐵站門口都寫有大大的「T」字,很容易辨識。紅、藍、綠三條幹線,鋪陳出密集的交通網路,方便又有效率。由於它是深入地下岩層開鑿而成,寬闊的月台對面還保留岩壁粗糙的原來風貌,壁上散布著一件件雕刻作品,像山洞的出入口也常布置得很富於藝術氣息,別具特色,遊斯德哥爾摩不能不下去見識一番。
2.斯德哥爾摩地下鐵的T-Central站,月台和鐵道都是從自然岩石中鑿開,恍若置身原始洞穴中。 (Photo: Preben Kristensen)假使法國導演尚雷諾將電影「地下鐵」的場景從巴黎轉到斯德哥爾摩,絕對會拍出更強烈的影像風格。憑旅遊卡可自由進出斯德哥爾摩地鐵的任何一個月台,請以欣賞前衛電影的心情坐進地鐵,讓蔓延一百0八公里、超過一百位裝飾藝術家的詭麗作品,震撼你的心靈。 其中公認最美的是T-Central這一站,月台和鐵道都是從自然岩石中鑿開,藍白色的牆壁上畫滿藍色的巨型樹葉,加上特殊照明效果,恍若置身原始洞穴。 瑞典政府給外來旅客一本名叫《全世界最長的藝廊-斯德哥爾摩地鐵》(The World's Longest Art Gallery-The Stockholm Metro)的小冊子。斯德哥爾摩九個地鐵車站中,超過一半的地鐵車站有藝術品。而眾多藝術家曾在地鐵車站工作,諸如雕刻、鑲嵌、畫圖、畫板畫或做浮雕。
斯德哥爾摩的地鐵車站有許多特別的牆,用以對抗塗鴉的人。 (Photo: Richard Ryan)如此一來,斯德哥爾摩的地鐵車站就產生許多特別的牆,很難再畫東西上去,或者很難再找到適合的顏色去塗鴉。畫家知道如何去對抗亂塗鴉的人。不要期望地鐵的畫能得獎,不過如果有預防塗鴉的諾貝爾獎,那麼斯德哥爾摩的地鐵一定會是得獎者。 地鐵站塗鴉,舉世皆然。而斯德哥爾摩用五種方式來改善塗鴉問題,足可借鏡。其一是運用藝術品,因為藝術是多樣的,可以多種顏色複蓋難看的塗鴉;其二是多使用平整且光滑的建材,因為光滑的表面很不易上色。其三是捨棄光滑建材,使用粗糙質材,因為粗糙表面也不易上色,即使上色,也很難讓別人知道畫的內容;其四是多用凹凸不平牆壁,因為不平牆壁不適合畫東西。其五是多設計金屬質材的牆壁和面積狹小的構面,因為這些地方也不容易畫東西。
3.斯德哥爾摩同時有著大城的氣派和小城的優閑。舊城區(Gamla Stan)是斯德哥爾摩最早的發源地,每個角落都躲藏著驚喜。在悠久歷史的耶爾廣場(Jarntoget)上,屹立著正要引吭高歌的瑞典音樂家E.Vart Taube 的雕像;在狹窄的小巷裡,漫無目的遊覽,聆聽每四小時由日耳曼教堂(German Church)傳來的音樂鐘聲,就會明白為什麼有這麼多瑞典人,仍要擠破頭住進這些仍保持十八世紀面貌的老房子。 人民鍾情舊城區的一磚一瓦。縱使日間的舊城人頭湧湧,但若能擁有一間舊城區的老房子,就可以天天懷舊。走進舊城區,一排排褐紅及鮮黃的十七世紀尖頂建築,一列列色彩光鮮,七百多年歷史的建築物,混合了十七世紀款式的新房子,保存得完好無缺。走在起伏迂迴的卵石小道,櫥窗內精緻的動物木雕,甚至廣場上奏起的音韻樂章,都帶來溫馨和純真。 小小的舊城區似乎沒什麼奇偉景色,老街壁高路窄,典雅中帶點稚氣,也沒有什麼名店,只有糖果、雪糕和工藝小店。但只要放緩步伐,迎著和煦陽光,享受那閒適情調。累了就在廣場的露天咖啡座Kaffekoppen & Chokladkoppen 呷口咖啡,別有一番風味,觸目所見的兩座三百多年歷史建築物可作佈景。
舊城區內充滿具意大利風格的大街小巷。 (Photo: Richard Ryan)舊城區的西長街(Vasterlanggatan)是最有名的購物街,散布著溫馨小巧的古董店、藝品店。但也不妨到東長街(Osterlanggatan)四十五號的「精靈之家」(Tomtar Troll),讓現場製做北歐精靈Troll布偶的主人告訴有關傳說;或是到由三百年高齡地窖改建成的Fem Sma Hus,品嘗傳統瑞典菜,沿著石梯往下走,更會聞到強烈的歷史氣息。 在那迂迴的卵石路上漫步,深入舊城區的大街小巷,雖然不及威尼斯的精雕細琢,卻多了生命的活力,大概因為十七世紀的瑞典王,在貿易上常與威尼斯商人往來,因而仿效意大利風格,將舊城區的房舍都髹上橙黃的鮮艷色調,配上大大的玻璃窗框,看上去甚為醒目。 小小的舊城之內有兩個歐洲之最。有條被稱為全歐洲最狹窄的街道Marten Trotzigs。另外舊城區的二手精品店Stockholms Stadsmission,能找到最地道的瑞典風格產品,地址在Hantverkargatan 七十八號 。至於吃,諾貝爾餐廳UDen Gyldene Freden是傳統的北歐菜餐廳。建築物已經有二百八十一年歷史,每年諾貝爾獎於瑞典的市政廳頒發以後,得獎者都愛在這餐廳慶祝。
4.斯德哥爾摩除了有「北歐威尼斯」的美名。又因四周環繞翠綠的草坪和森林,加上廣闊水域,形成兩大生態保護區,成立全球第一個都市國家公園,稱為「王室生態保護公園」(Royal Ecopark),因此又有「綠的斯德哥爾摩」之稱。 位於立達爾摩(Riddarholmen)島舊城區,站在Norrbro橋上向東遠眺,是瑞典王宮,正面朝北,一座灰白色橫列的三層建築,已有兩百多年歷史,建於一六九○年至一七五三年之間。展示室陳列著歷代國王的雕像、畫像、陶瓷器、十二頂閃閃發亮的王冠和古代的兵器、盔甲、戰車等。
每天中午,宮中廣場會舉行衛兵交接儀式。 (Photo: Richard Ryan)這王宮本是一座城堡,在十八世紀時重建,變成了揉合各種建築風格的產品,從巴洛克式到洛可可式到吉斯德式,但建築線條仍能保持和諧一致,合乎比例。王宮內富麗堂皇,置放了無數名貴的掛毯和瓷器。宮內共有六百間房,有個著名的叫「白海」的大舞廳,因其牆壁是白色的。此外,又有繪畫王室貴族的畫廊,以及收藏意大利名畫的王后房等。 每天中午,宮中廣場會舉行衛兵交接儀式,每天都吸引大批遊客圍觀。王宮西側,橋的對面聳立著大教堂,是十七世紀以來瑞典國王駕崩後埋葬的陵墓。王宮廣場旁,矗立著一支高聳入雲的方尖石碑,那是為了紀念十七世紀的古斯德夫‧阿杜佛」(Gustavus Adolphvs)國王,當年他率軍戰勝「三十年戰爭」(一六一八年至一六四八年),讓瑞典得到波羅的海沿岸土地的控制權。
Drottningholm王宮又名「夏宮」,有北方凡爾賽宮的美譽。(Photo: Richard Ryan)另外,Drottningholm王宮位於斯德哥爾摩近郊的Lovon島上,又名「夏宮」。Drottningholm在瑞典文裏的意思是「王后島」。此王宮幾百年來都是瑞典王室的居所,是舊王宮失火燒毀後,由Hedvig Eleonora女王於十七世紀下令建造的。 夏宮外觀氣派不凡, 素有「北方凡爾賽宮」的美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受保護重要文物,因此宮內禁止拍照。目前有三分之二開放供遊客參觀,三分之一是現任國王卡爾(Card)十七的居所,並不對外開放。 夏宮佔地廣闊,有美麗庭園,精緻雕刻,宏偉壯觀的宮殿建築,比起巴黎的凡爾賽宮毫不遜色。其中有一座別開生面的「中國館」,仔細觀賞其外觀造型,除了內窗上方的滿清時代旗人雕塑有幾分東方味道外,實在看不出中國風格。
市政廳是斯德哥爾摩的象徵,給人迷人的景緻。(Photo: E Dennis)市政廳大堂內,有個著名的金廳,鋪了二千萬塊金色鑲嵌畫,金光閃閃。牆上的馬賽克畫,嵌鑲著斯德哥爾摩的守護女神「瑪拉」。金廳之旁,另有一個藍廳,每年的十二月十日,即諾貝爾逝世的週年紀念,也是諾貝爾獎頒獎的大日子,必會在藍廳舉行慶賀宴會。 藍廳是市政廳最具代表性的地方,面積寬廣。列柱環繞的大廳,搭配闊氣的階梯,精緻的銅雕、石雕和磚雕,處處展現迷人的紅磚之美。據說,奧斯柏格原來的設計,是要用石灰塗抹在磚牆上,再以藍色彩繪,所以定名為「藍廳」。想不到紅磚呈現出來的色澤、質感和粗獷之美,讓他深感震懾,使他放棄原來的構想,決定整座大廳保留紅磚原色,並保留「藍廳」原名,因而名實不符。 至於諾貝爾獎頒獎的場地,是在文化中心附近的音樂廳。音樂廳建於一九二六年,設計師叫I.Tengbom,而在音樂廳前面,是建築師Carl Milles 的傑作《奧菲士噴泉》。 奧菲士(Orpheus)是希臘神話裡的豎琴聖手,據說他彈奏的樂曲能令鳥獸草木感動。而 Orphic 一字,也成為了令人「神往」及「迷人」的意思。事實上,今日的斯德哥爾摩,確是很Orphic 的。
斯德哥爾摩的地下鐵稱為「T-banan」,地鐵站門口都寫有大大的「T」字,很容易辨識。紅、藍、綠三條幹線,鋪陳出密集的交通網路,方便又有效率。由於它是深入地下岩層開鑿而成,寬闊的月台對面還保留岩壁粗糙的原來風貌,壁上散布著一件件雕刻作品,像山洞的出入口也常布置得很富於藝術氣息,別具特色,遊斯德哥爾摩不能不下去見識一番。
2.斯德哥爾摩地下鐵的T-Central站,月台和鐵道都是從自然岩石中鑿開,恍若置身原始洞穴中。 (Photo: Preben Kristensen)假使法國導演尚雷諾將電影「地下鐵」的場景從巴黎轉到斯德哥爾摩,絕對會拍出更強烈的影像風格。憑旅遊卡可自由進出斯德哥爾摩地鐵的任何一個月台,請以欣賞前衛電影的心情坐進地鐵,讓蔓延一百0八公里、超過一百位裝飾藝術家的詭麗作品,震撼你的心靈。 其中公認最美的是T-Central這一站,月台和鐵道都是從自然岩石中鑿開,藍白色的牆壁上畫滿藍色的巨型樹葉,加上特殊照明效果,恍若置身原始洞穴。 瑞典政府給外來旅客一本名叫《全世界最長的藝廊-斯德哥爾摩地鐵》(The World's Longest Art Gallery-The Stockholm Metro)的小冊子。斯德哥爾摩九個地鐵車站中,超過一半的地鐵車站有藝術品。而眾多藝術家曾在地鐵車站工作,諸如雕刻、鑲嵌、畫圖、畫板畫或做浮雕。
斯德哥爾摩的地鐵車站有許多特別的牆,用以對抗塗鴉的人。 (Photo: Richard Ryan)如此一來,斯德哥爾摩的地鐵車站就產生許多特別的牆,很難再畫東西上去,或者很難再找到適合的顏色去塗鴉。畫家知道如何去對抗亂塗鴉的人。不要期望地鐵的畫能得獎,不過如果有預防塗鴉的諾貝爾獎,那麼斯德哥爾摩的地鐵一定會是得獎者。 地鐵站塗鴉,舉世皆然。而斯德哥爾摩用五種方式來改善塗鴉問題,足可借鏡。其一是運用藝術品,因為藝術是多樣的,可以多種顏色複蓋難看的塗鴉;其二是多使用平整且光滑的建材,因為光滑的表面很不易上色。其三是捨棄光滑建材,使用粗糙質材,因為粗糙表面也不易上色,即使上色,也很難讓別人知道畫的內容;其四是多用凹凸不平牆壁,因為不平牆壁不適合畫東西。其五是多設計金屬質材的牆壁和面積狹小的構面,因為這些地方也不容易畫東西。
3.斯德哥爾摩同時有著大城的氣派和小城的優閑。舊城區(Gamla Stan)是斯德哥爾摩最早的發源地,每個角落都躲藏著驚喜。在悠久歷史的耶爾廣場(Jarntoget)上,屹立著正要引吭高歌的瑞典音樂家E.Vart Taube 的雕像;在狹窄的小巷裡,漫無目的遊覽,聆聽每四小時由日耳曼教堂(German Church)傳來的音樂鐘聲,就會明白為什麼有這麼多瑞典人,仍要擠破頭住進這些仍保持十八世紀面貌的老房子。 人民鍾情舊城區的一磚一瓦。縱使日間的舊城人頭湧湧,但若能擁有一間舊城區的老房子,就可以天天懷舊。走進舊城區,一排排褐紅及鮮黃的十七世紀尖頂建築,一列列色彩光鮮,七百多年歷史的建築物,混合了十七世紀款式的新房子,保存得完好無缺。走在起伏迂迴的卵石小道,櫥窗內精緻的動物木雕,甚至廣場上奏起的音韻樂章,都帶來溫馨和純真。 小小的舊城區似乎沒什麼奇偉景色,老街壁高路窄,典雅中帶點稚氣,也沒有什麼名店,只有糖果、雪糕和工藝小店。但只要放緩步伐,迎著和煦陽光,享受那閒適情調。累了就在廣場的露天咖啡座Kaffekoppen & Chokladkoppen 呷口咖啡,別有一番風味,觸目所見的兩座三百多年歷史建築物可作佈景。
舊城區內充滿具意大利風格的大街小巷。 (Photo: Richard Ryan)舊城區的西長街(Vasterlanggatan)是最有名的購物街,散布著溫馨小巧的古董店、藝品店。但也不妨到東長街(Osterlanggatan)四十五號的「精靈之家」(Tomtar Troll),讓現場製做北歐精靈Troll布偶的主人告訴有關傳說;或是到由三百年高齡地窖改建成的Fem Sma Hus,品嘗傳統瑞典菜,沿著石梯往下走,更會聞到強烈的歷史氣息。 在那迂迴的卵石路上漫步,深入舊城區的大街小巷,雖然不及威尼斯的精雕細琢,卻多了生命的活力,大概因為十七世紀的瑞典王,在貿易上常與威尼斯商人往來,因而仿效意大利風格,將舊城區的房舍都髹上橙黃的鮮艷色調,配上大大的玻璃窗框,看上去甚為醒目。 小小的舊城之內有兩個歐洲之最。有條被稱為全歐洲最狹窄的街道Marten Trotzigs。另外舊城區的二手精品店Stockholms Stadsmission,能找到最地道的瑞典風格產品,地址在Hantverkargatan 七十八號 。至於吃,諾貝爾餐廳UDen Gyldene Freden是傳統的北歐菜餐廳。建築物已經有二百八十一年歷史,每年諾貝爾獎於瑞典的市政廳頒發以後,得獎者都愛在這餐廳慶祝。
4.斯德哥爾摩除了有「北歐威尼斯」的美名。又因四周環繞翠綠的草坪和森林,加上廣闊水域,形成兩大生態保護區,成立全球第一個都市國家公園,稱為「王室生態保護公園」(Royal Ecopark),因此又有「綠的斯德哥爾摩」之稱。 位於立達爾摩(Riddarholmen)島舊城區,站在Norrbro橋上向東遠眺,是瑞典王宮,正面朝北,一座灰白色橫列的三層建築,已有兩百多年歷史,建於一六九○年至一七五三年之間。展示室陳列著歷代國王的雕像、畫像、陶瓷器、十二頂閃閃發亮的王冠和古代的兵器、盔甲、戰車等。
每天中午,宮中廣場會舉行衛兵交接儀式。 (Photo: Richard Ryan)這王宮本是一座城堡,在十八世紀時重建,變成了揉合各種建築風格的產品,從巴洛克式到洛可可式到吉斯德式,但建築線條仍能保持和諧一致,合乎比例。王宮內富麗堂皇,置放了無數名貴的掛毯和瓷器。宮內共有六百間房,有個著名的叫「白海」的大舞廳,因其牆壁是白色的。此外,又有繪畫王室貴族的畫廊,以及收藏意大利名畫的王后房等。 每天中午,宮中廣場會舉行衛兵交接儀式,每天都吸引大批遊客圍觀。王宮西側,橋的對面聳立著大教堂,是十七世紀以來瑞典國王駕崩後埋葬的陵墓。王宮廣場旁,矗立著一支高聳入雲的方尖石碑,那是為了紀念十七世紀的古斯德夫‧阿杜佛」(Gustavus Adolphvs)國王,當年他率軍戰勝「三十年戰爭」(一六一八年至一六四八年),讓瑞典得到波羅的海沿岸土地的控制權。
Drottningholm王宮又名「夏宮」,有北方凡爾賽宮的美譽。(Photo: Richard Ryan)另外,Drottningholm王宮位於斯德哥爾摩近郊的Lovon島上,又名「夏宮」。Drottningholm在瑞典文裏的意思是「王后島」。此王宮幾百年來都是瑞典王室的居所,是舊王宮失火燒毀後,由Hedvig Eleonora女王於十七世紀下令建造的。 夏宮外觀氣派不凡, 素有「北方凡爾賽宮」的美譽,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受保護重要文物,因此宮內禁止拍照。目前有三分之二開放供遊客參觀,三分之一是現任國王卡爾(Card)十七的居所,並不對外開放。 夏宮佔地廣闊,有美麗庭園,精緻雕刻,宏偉壯觀的宮殿建築,比起巴黎的凡爾賽宮毫不遜色。其中有一座別開生面的「中國館」,仔細觀賞其外觀造型,除了內窗上方的滿清時代旗人雕塑有幾分東方味道外,實在看不出中國風格。
斯德哥爾摩
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Stockholm),由十四個島嶼組成,島嶼與湖水交錯,因而有「北歐威尼斯」的美譽。
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由十四個島嶼組成,島嶼與湖水交錯,因而有「北歐威尼斯」的美譽。 (Photo: Richard Ryan)由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一分為二,瑞典國內有九萬六千個沼澤。一三九七年,瑞典、挪威和丹麥結盟,擁立同一位國王,但是掌握王政的丹麥卻施加壓迫,使得瑞典在一五二一年反抗而獨立。 一一五七年,瑞典與芬蘭發生戰爭,當時艾利克王向神禱告,看到藍天上散發金光的十字架,據說這是瑞典國旗的由來。但事實上,瑞典國旗是由古代弗爾昆王朝中的金色十字架及藍底為本而設計。今日的國旗則是在一五二六年統一全國時制定。 一個世紀以來,瑞典從一個貧窮的農業社會,發展為一個先進的工業社會,並以高度社會平等為其特徵。相對來說,貧困者較少,巨富者數量也有限,貧富絕不懸殊。 瑞典人民習慣於擁有充裕空間, 並樂於同未遭破壞的大自然保持親密聯繫。在這片四十五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著八百六十多萬人口,三個主要城市為斯德哥爾摩、哥德堡和馬爾默。
瑞典人有一個獨特的傳統觀念,「人人有權」到大自然進行遠足、游水或泛舟,因此他們十分喜愛野外活動。 (Photo: H Trygg)北部景色為山巒和茫茫森林,南部景色則以廣袤平原為其特色。全國湖泊眾多,海岸線長達二千七百多公里。瑞典的山巒有時被稱作歐洲最後的荒野。在山間漫步, 在冰涼的清溪旁歇息, 可以享受到美麗和寧靜。許多地區地形多姿多采,森林、草地、田野、湖泊及河流相互交錯。 瑞典人十分喜愛野外活動。他們的一個獨特傳統觀念,便是「人人有權」到森林和田野遠足、採摘野果和蘑菇、游泳或者泛舟,只要不侵犯私人財產、不破壞或者污染環境。 斯德哥爾摩是「漂在水上」的首都。由於海水清澈,人們可以在市區游泳,或者在城市中心捕捉到鮭魚。這樣的首都在世界上極少。
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由十四個島嶼組成,島嶼與湖水交錯,因而有「北歐威尼斯」的美譽。 (Photo: Richard Ryan)由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一分為二,瑞典國內有九萬六千個沼澤。一三九七年,瑞典、挪威和丹麥結盟,擁立同一位國王,但是掌握王政的丹麥卻施加壓迫,使得瑞典在一五二一年反抗而獨立。 一一五七年,瑞典與芬蘭發生戰爭,當時艾利克王向神禱告,看到藍天上散發金光的十字架,據說這是瑞典國旗的由來。但事實上,瑞典國旗是由古代弗爾昆王朝中的金色十字架及藍底為本而設計。今日的國旗則是在一五二六年統一全國時制定。 一個世紀以來,瑞典從一個貧窮的農業社會,發展為一個先進的工業社會,並以高度社會平等為其特徵。相對來說,貧困者較少,巨富者數量也有限,貧富絕不懸殊。 瑞典人民習慣於擁有充裕空間, 並樂於同未遭破壞的大自然保持親密聯繫。在這片四十五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著八百六十多萬人口,三個主要城市為斯德哥爾摩、哥德堡和馬爾默。
瑞典人有一個獨特的傳統觀念,「人人有權」到大自然進行遠足、游水或泛舟,因此他們十分喜愛野外活動。 (Photo: H Trygg)北部景色為山巒和茫茫森林,南部景色則以廣袤平原為其特色。全國湖泊眾多,海岸線長達二千七百多公里。瑞典的山巒有時被稱作歐洲最後的荒野。在山間漫步, 在冰涼的清溪旁歇息, 可以享受到美麗和寧靜。許多地區地形多姿多采,森林、草地、田野、湖泊及河流相互交錯。 瑞典人十分喜愛野外活動。他們的一個獨特傳統觀念,便是「人人有權」到森林和田野遠足、採摘野果和蘑菇、游泳或者泛舟,只要不侵犯私人財產、不破壞或者污染環境。 斯德哥爾摩是「漂在水上」的首都。由於海水清澈,人們可以在市區游泳,或者在城市中心捕捉到鮭魚。這樣的首都在世界上極少。
車諾比事件
車諾比事故
1986年4月26日凌晨,前蘇聯車諾比爾核能電廠的4號反應器,因為運轉人員違法進行極危險的實驗,導致水蒸氣及氫氣爆炸。爆炸後引起反應器內石墨的燃燒,造成大量的放射性物質外釋,造成31名搶救的消防人員死亡與廣大地區遭受污染。這項實驗違反所有電廠安全運轉規定,它必須強迫停止電廠所有安全防護系統,在西方世界簡直不可能想像;再加上反應器先天設計不良,一連串蓄意違法情況下,終於釀成核能史上最大災變。
車諾比核電廠簡介
車諾比(Chernobyl)位於歐洲東方,黑海邊緣,介於波蘭及俄羅斯之間,北緯49 00 度,東經32 00度。總面積603,700平方公里,略小於德州,總邊界長4,558公里,海岸線長2,782公里。
天然資源有:鐵礦、錳、天然氣、油、鹽、硫、石墨、鈦、鎂、高嶺土、鎳、水銀、木材。土地利用狀況為:適耕地58% 、農場2%、牧場13%、森林地18%、其它9%。灌溉地26,050平方公里。
總人口50,447,719,成長率-0.65%,出生率9.55 births/1,000 population死亡率16.26 deaths/1,000 population,淨移民率為0.23 migrant(s)/1,000 population。 (1997調查資料)
車諾比核電廠位於前蘇聯烏克蘭共和國百都基補西北方約 60 哩處普里比亞特河(Pripyat River)左岸約 300 公尺邊,距離南邊的烏克蘭首都基輔(Kiev)約 130 公里。電廠所處區域為Drieper河谷平原,為產糧區,該河為基輔城主要飲水來源。 由於電廠的設置帶動了兩個衛星小鎮,離廠北三公里的普里比亞市,人口約 4 萬 5 千,南邊 15 公里另有一小城車諾比,人口約 12 萬 5 千,居民多為電廠工程師、建築師及家屬。
車諾比電廠在當時有四座RBMK1000(沸水式)核能反應爐,每座之發電容量為100萬千瓦,另有兩座在興建中。RBMK反應爐是沸水式水冷卻石墨緩衝的高功率反應爐,水與鈾燃料棒接觸而被加熱沸騰,所產生的水蒸汽則帶動兩座50萬千瓦的渦輪機以產生電力。
災變發生經過
1986/04/25
01:00
降低電力至滿載的25%,以測試汽輪機的功能。
13:00
反應器電力降至1600千瓦。
14:00
切斷緊急核心冷卻系統(ECCS)與一次線路之間的電力。
14:05
ECCS仍末接上電力。
23:10
繼續降低電力至700千瓦和1000千瓦之間。
1986/04/26
00:28
反應器的電力降至30千瓦。情況危急。
01:00
一番努力挽救之後,供電恢復至200千瓦,但仍處於低電力危險區。
01:03
本來未操作的8具備用循環泵浦之兩具加入操作。進入核心的水量增加。有些泵浦超載運轉。結果造成蒸汽量減低,氣壓降低。
01:19
飼入流量增加3倍。抽出更多的控制棒。冷卻系統中的水接近沸點。
01:22
核心內僅存6~8支控制棒。大夜班主管決定繼續測試。(決策錯誤!)
01:23
通向8號汽輪機的蒸汽管上的閥被關閉,以便進行重複測試。自動跳機安全裝置亦予不用。蒸汽壓逐漸上升。
01:23
企圖關掉反應器,但未能成功。
01:24
接連兩次爆炸(第二次是氫氣爆炸)。核心熔化。反應器上1000公噸的混凝上結構被衝毀。放射性物質釋出。廠房屋頂陷入火海,另三座反應器岌岌可危。
01:30
操作人員向值班消防隊求救。
05:00
反應器外部的火焰終於被撲滅,但核心的火焰卻到5月6曰(事故後十天)才燒熄。另外,第3座反應器亦予停機。
以上資料摘自於http://www.taiwanwatch.org.tw/issue/nuclear/SAVE/save026.htm
1986年4月26日凌晨,前蘇聯車諾比爾核能電廠的4號反應器,因為運轉人員違法進行極危險的實驗,導致水蒸氣及氫氣爆炸。爆炸後引起反應器內石墨的燃燒,造成大量的放射性物質外釋,造成31名搶救的消防人員死亡與廣大地區遭受污染。這項實驗違反所有電廠安全運轉規定,它必須強迫停止電廠所有安全防護系統,在西方世界簡直不可能想像;再加上反應器先天設計不良,一連串蓄意違法情況下,終於釀成核能史上最大災變。
車諾比核電廠簡介
車諾比(Chernobyl)位於歐洲東方,黑海邊緣,介於波蘭及俄羅斯之間,北緯49 00 度,東經32 00度。總面積603,700平方公里,略小於德州,總邊界長4,558公里,海岸線長2,782公里。
天然資源有:鐵礦、錳、天然氣、油、鹽、硫、石墨、鈦、鎂、高嶺土、鎳、水銀、木材。土地利用狀況為:適耕地58% 、農場2%、牧場13%、森林地18%、其它9%。灌溉地26,050平方公里。
總人口50,447,719,成長率-0.65%,出生率9.55 births/1,000 population死亡率16.26 deaths/1,000 population,淨移民率為0.23 migrant(s)/1,000 population。 (1997調查資料)
車諾比核電廠位於前蘇聯烏克蘭共和國百都基補西北方約 60 哩處普里比亞特河(Pripyat River)左岸約 300 公尺邊,距離南邊的烏克蘭首都基輔(Kiev)約 130 公里。電廠所處區域為Drieper河谷平原,為產糧區,該河為基輔城主要飲水來源。 由於電廠的設置帶動了兩個衛星小鎮,離廠北三公里的普里比亞市,人口約 4 萬 5 千,南邊 15 公里另有一小城車諾比,人口約 12 萬 5 千,居民多為電廠工程師、建築師及家屬。
車諾比電廠在當時有四座RBMK1000(沸水式)核能反應爐,每座之發電容量為100萬千瓦,另有兩座在興建中。RBMK反應爐是沸水式水冷卻石墨緩衝的高功率反應爐,水與鈾燃料棒接觸而被加熱沸騰,所產生的水蒸汽則帶動兩座50萬千瓦的渦輪機以產生電力。
災變發生經過
1986/04/25
01:00
降低電力至滿載的25%,以測試汽輪機的功能。
13:00
反應器電力降至1600千瓦。
14:00
切斷緊急核心冷卻系統(ECCS)與一次線路之間的電力。
14:05
ECCS仍末接上電力。
23:10
繼續降低電力至700千瓦和1000千瓦之間。
1986/04/26
00:28
反應器的電力降至30千瓦。情況危急。
01:00
一番努力挽救之後,供電恢復至200千瓦,但仍處於低電力危險區。
01:03
本來未操作的8具備用循環泵浦之兩具加入操作。進入核心的水量增加。有些泵浦超載運轉。結果造成蒸汽量減低,氣壓降低。
01:19
飼入流量增加3倍。抽出更多的控制棒。冷卻系統中的水接近沸點。
01:22
核心內僅存6~8支控制棒。大夜班主管決定繼續測試。(決策錯誤!)
01:23
通向8號汽輪機的蒸汽管上的閥被關閉,以便進行重複測試。自動跳機安全裝置亦予不用。蒸汽壓逐漸上升。
01:23
企圖關掉反應器,但未能成功。
01:24
接連兩次爆炸(第二次是氫氣爆炸)。核心熔化。反應器上1000公噸的混凝上結構被衝毀。放射性物質釋出。廠房屋頂陷入火海,另三座反應器岌岌可危。
01:30
操作人員向值班消防隊求救。
05:00
反應器外部的火焰終於被撲滅,但核心的火焰卻到5月6曰(事故後十天)才燒熄。另外,第3座反應器亦予停機。
以上資料摘自於http://www.taiwanwatch.org.tw/issue/nuclear/SAVE/save026.htm
訂閱:
文章 (Atom)